kuàng

况复


拼音kuàng fù
注音ㄎㄨㄤˋ ㄈㄨˋ

繁体況復

况复

词语解释

况复[ kuàng fù ]

⒈  亦作“况复”。

⒉  更加;加上。

⒊  何况,况且。

⒋  仿佛,好像。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况復”。

⒉  更加;加上。

隋炀帝 《白马篇》:“本持身许国,况復武功彰。”
唐 杜甫 《寄杜位》诗:“干戈况復尘随眼,鬢髮还应雪满头。”
明 梁辰鱼 《于虎丘殿阶遇张月容》曲:“眼波横,况復香肩偷凭。”

⒊  何况,况且。

《陈书·江总传》:“况復才未半古,尸素若兹。”
唐 马总 《意林·傅子》:“蜘蛛作罗,蜂之作窠,其巧亦妙矣,况復人乎?”
唐 刘驾 《寄远》诗:“得书喜犹甚,况復见君时。”

⒋  仿佛,好像。

唐 寒山 《诗》之一三四:“呼之迴面视,况復不相识。”

分字解释


※ "况复"的意思解释、况复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况复舟楫路穷,星汉非乘槎可上;风飙道阻,蓬莱无可到之期。庾信

2、吴方破蜀,上下齐心,况复襟江带湖,到处可守,不如缓攻为是。

3、假令六蔽之人,犹当不为其事,况复足下少祖名教,疾没世无称者邪。

4、五丈以上沿是水,十丈以下全是烟。况复百丈至千丈,烟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6、况复隳坏盘石,剿绝维城,脣亡齿寒,宁止虞、虢?欲其长久,其可得乎!其罪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