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ǎn bì bù
注音一ㄢˇ ㄅ一ˋ ㄅㄨˋ
⒈ 军事上用以保护人员或物资免受敌方炮火损害的掩蔽工事。一般构筑在地下。
⒈ 军事上用以保护人员或物资免受敌方炮火损害的掩蔽工事。一般构筑在地下。
引鲁迅 《伪自由书·“有名无实”的反驳》:“新近的《战区见闻记》有这么一段记载:‘……我军前在 石门寨,海阳镇,秦皇岛 牛头关、柳江 等处所做阵地及掩蔽部……化洋三四十万元。’”
杨朔 《用生命建设祖国的人们》:“连队扎在山头上,战士们都住在临时新挖的掩蔽部里。”
⒈ 使人员、物资免于敌方炮火伤害的掩蔽工事,一般构筑在地下。
1、在这些机枪碉堡后方是更多的铁丝网、更多的壕沟,以及使用混凝土进行强化并能承受炮火轰击的掩蔽部。
2、我军步兵从掩蔽部、猫儿洞跑出来,趴在打垮了的交通沟边沿,手榴弹盖子也已拧开,严密地注视着敌人。
3、我顺着木踏级,走下到掩蔽部里。
4、红一团八连四班的战士们,守备在战壕的掩蔽部里。
5、越军在老街外围构筑了大量堑壕、永备性掩蔽部和土木质发射点,并对我主要目标和前进道路做好了射击准备。
6、在前线,当亨利和几个意大利救护车驾驶员一起在地下掩蔽部吃饭的时候,一枚奥地利炮弹在他们上边爆炸。
7、当天上午,日本天皇便召集首相、外相、陆海军首脑一起钻进皇宫旁那个深掘入地下的钢骨水泥掩蔽部中,开会研究对策。
8、我即令团指挥所转移到廖仲凯墓南端之团预备指挥所掩蔽部内,继续指挥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