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道

词语解释
恕道[ shù dào ]
⒈ 宽仁之道。
引证解释
⒈ 宽仁之道。
引汉 刘向 《说苑·至公》:“推之以恕道,行之以不党, 伊 吕 是也。”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贼盗》:“皆以区区一城抗贼之锋,不为不义屈,於是知天子待吏尽恕道矣。”
清 林则徐 《示谕外商速缴鸦片烟土四条稿》:“若禁食而不禁卖,殊非恕道。”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
国语辞典
恕道[ shù dào ]
⒈ 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别人著想的修身道理。
例如:「做人得讲恕道,得饶人处且饶人。」
分字解释
※ "恕道"的意思解释、恕道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儒家恕道的核心。
2、心理相容还包括教师要善待后进生,发扬孔子的“恕道”精神。
3、鲁迅说过"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
4、鲁迅说过"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
5、鲁迅说过"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
6、鲁迅说过"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
7、杨过讲究量刑处罚,对于罪不致死者,只是出手薄惩,他自从娶了小龙女、有了杨若男之后,心肠更是软了很多,颇得恕道精髓,总给人留一线生机,改过自新。
8、此乃做书人持平之论;若是一概抹杀,便不成为恕道了。
9、儒家恕道与中国古代法律文化传统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表现出鲜明独特的公法化的个性特征。
10、鲁迅说过"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
11、鲁迅说过"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
12、鲁迅说过"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
13、仁道精神可以消弭种族中心主义心态,恕道原则是化解冲突和矛盾的良好方式。
14、努力按推己及人的恕道去做,求仁的道路就没有比这更近的了。
15、其提出的很多原则,如仁道精神、恕道原则等,都可成为人类文明和谐相处的基本准则。
16、鲁迅说过"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
相关词语
- jiàn shù见恕
- shù gōng恕躬
- shù bù fèng péi恕不奉陪
- chéng shù诚恕
- shù bù yī yī恕不一一
- jīn shù矜恕
- shù zuì恕罪
- shù wǒ mào mèi恕我冒昧
- shù jǐ jí wù恕己及物
- shù jīn恕矜
- shù dào恕道
- shù jǐ恕己
- yuán shù原恕
- shù jǐ jí rén恕己及人
- tuì shù退恕
- shù cí恕辞
- jiǎn shù简恕
- rén shù仁恕
- nèi shù内恕
- shù liàng恕亮
- dào kǒu道口
- guān dào官道
- lǎo dào老道
- jiē dào街道
- dào mén道门
- shēn dào伸道
- chēng dào称道
- chì dào赤道
- kè dào客道
- mén dào门道
- niǎn dào辇道
- hēi dào黑道
- chū dào出道
- dì dì dào dào地地道道
- chēn dào嗔道
- dà dào大道
- dào jù道具
- zhuān dào专道
- mèi dào蝞道
- dào zhī dào道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