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ā

毗沙


拼音pí shā
注音ㄆ一ˊ ㄕㄚ

毗沙

词语解释

毗沙[ pí shā ]

⒈  唐羁縻都督府名。见“毗沙门天王”。

引证解释

⒈  唐 羁縻都督府名。 高宗 上元 二年(公元675年)在 于阗国 (今 新疆 和田 西南)置,属 安西都护府。

《新唐书·西域传上·于阗国》:“﹝ 于闐 王 伏闍信 ﹞击 吐蕃 有功,帝以其地为 毗沙都督府。”

⒉  见“毗沙门天王”。

分字解释


※ "毗沙"的意思解释、毗沙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对其中的造像形式和造像的原因等有初步的涉入,然而对其中的毗沙门天王造像的研究还只是停留在简单的基本资料,并且也不齐全。

2、散脂大将是北方毗沙门天王的八大药叉将之一。

3、其时为布萨日,弥诃罗之母毗沙卡于日中往诣薄伽梵,近前顶礼后坐于一边。

4、唐代盛行毗沙门天王崇拜,认为他帮助国家战胜敌军,因而到处建置庙宇,塑造神像,并在出师时加以祭祀。

5、第四窟天王像为毗沙门天王和大黑天神,据考是国内最早的大黑天神造像。

6、毗沙卡,耆那的布萨即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