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oxīn

道心


拼音dào xīn
注音ㄉㄠˋ ㄒ一ㄣ

道心

词语解释

道心[ dào xīn ]

⒈  指天理,义理。

⒉  客观事物最基本的精神。

⒊  佛教语。菩提心;悟道之心。

引证解释

⒈  指天理,义理。

《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蔡沉 集传:“心者,人之知觉,主於中而应於外者也。指其发於形气者而言,则谓之人心,指其发於义理者而言,则谓之道心。”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道心者,喜怒哀乐之未发者也。”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大心》:“其直指人心见性,妄意天性,不知道心,而以惟危之人心为性也。”
冯友兰 等注:“宋 儒认为道心就是天理,人心就是人欲。天理是精微的,人欲是危险的。”

⒉  客观事物最基本的精神。

汉 王充 《论衡·薄葬》:“事莫明於有效,论莫定於有证,空言虚语,难得道心,人犹不信。”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爰自 风 姓,暨於 孔氏,玄圣创典,素王述训,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
陆侃如 注:“道是自然之道,那么道的心应该指自然之道的基本精神。”

⒊  佛教语。菩提心;悟道之心。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四·释道温》:“义解足以析微,道心未易可测。”
《坛经·般若品》:“自若无道心,闇行不见道。”
《西游记》第一回:“只见那班部中忽跳出一个通臂猿猴,厉声高叫道:‘大王若是这般远虑,真所谓道心开发也。’”

国语辞典

道心[ dào xīn ]

⒈  发于义理之心。

《书经·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⒉  求道之心。

唐·王建〈题东华观〉诗:「白发道心熟,黄衣仙骨轻。」

分字解释


※ "道心"的意思解释、道心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持谨慎之心,行悍勇之事。”那无形的冷酷也蕴含其中。“心有所向。便所向披靡。”那股自信傲然之意,那种自己道心所定之路,便是谁都不可阻拦。阻拦者尽皆杀。我吃西红柿

2、如,《古文尚书》把荀子引《道经》的“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和《论语》的“允执其中”连起来,造成所谓“十六字心传”,意义却连接不起来。

3、长生路上孤影单,千灾万劫磨道心

4、墨念脸上阴沉如雾霾,手指微微曲着,就像一张弓,修长的指节上隐显条条血筋,他不曾发现自己的道心正在一步步动摇,被无言的阴郁与积怒代替。

5、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6、修持者静坐有时,究道讲经,穿透世事,涤去人心,复见天心,默证道心,再则存心养性。

7、要知道修为到赵轩这样介于渡劫和天仙之间的境界,那道心安如磐石,可以说基本上不可能有波动。

8、十年苦练磨道心,终获仙门至宝千机镜。

9、另外,在秦朗看来这个扎那也算是一个可造之材,虽然目前他的修行境界不高,但是能够超脱物欲、迷途知返,重新坚定道心,这可不是谁都能够做到的。

10、自从爱妻逝世那日起,李剑尘便再未碰过这魔教至宝,就只因为因睹物思人而引起刻骨相思的痛苦,即使是道心坚定一如他也承受不起。

11、圣贤领要之语曰:“人性惟危,道心惟微。”危者,嗜欲之心,如堤之束水,其溃甚易,一溃则不可复收也。微者,理义之心,如帷之映灯,见之难而晦之易也。曾国藩

12、若陷入窠臼,又谈什么经天纬地,稳固道心?难得师兄包罗万象,自在玲珑,不责备他好勇斗狠的心。

13、鸿钧沐浴在道的海洋中,感悟道之所在,道之所现,道心日益完善,境界日益增高,法力日益增强,道行一日万里。

14、沈冰不断地询问着自己的道心,道心清净无为,然而内心中最为迫切的欲望在火焰中蠢蠢欲动。

15、这些迷失者空洞无物,但却是恐怖至极!只要有人看到其眼睛,瞬间就会道心奔溃!陷入轮回之中。

16、以本心喻道心,则谬矣;以天心体道心,则然也;以道心道心,则臻至妙矣……全始全终,一念无赘,荒古逍遥……

17、皇天在上,我林寒对天盟誓,十年后,我和李振决一死战,正我道心,如若失败,我愿放弃仙道,自毁三魂七魄消散在天地间。

18、这次上仙云宗、闯万兽林,是烈盘对自己道心的一种历炼和洗礼,他不想假手旁人,哪怕只是赶路。

19、燕燕于归道心冢魔权倾大明幸福仙道极光寂灭白骨女的修炼生涯。

20、有专炼性不炼命者,即稍事定坐,究佛讲经,穿透世事,涤去人心,复见天心,默证道心,则存心养性,此所谓真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