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ì

不匮


拼音bù kuì
注音ㄅㄨˋ ㄎㄨㄟˋ

繁体不匱

不匮

词语解释

不匮[ bù kuì ]

⒈  不竭;不缺乏。

引证解释

⒈  不竭;不缺乏。

《诗·大雅·既醉》:“孝子不匱,永锡尔类。”
毛 传:“匱,竭。”
郑玄 笺:“孝子之行非有竭极之时。”
《国语·鲁语上》:“民求不匱於财,而神求优裕於享者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旁通而无滞,日用而不匱。”
明 沉德符 《野获编·户部·西北水田》:“若得依今法垦得七千顷,可得穀二百万百,非独 天津 餉足,而司农亦不匱矣。”

国语辞典

不匮[ bù kuì ]

⒈  不乏、不竭。

《诗经·大雅·既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仁义在躬,用之不匮。」

分字解释


※ "不匮"的意思解释、不匮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另外,***引用了一句“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2、静则修身,俭以养德;勤则不匮,敏则有功。

3、孝思不匮”,杜还请各地梨园界名角演堂会,空前绝后的盛况至今还是饭后茶余的谈资。

4、去往哈尔滨市华兴学校的路上,钰程叔叔给慧东和玫茗讲解了“孝思不匮”的历史故事。

5、世能祖祖,鲜能下下;祖祖为亲,下下为君。下下者,务耕桑,不夺其时;薄赋敛,不匮其财;罕徭役,不使其劳;则国富而家娭,然后选士以司牧之。

6、试想,文化多元、东方风骨、国际品位,会集聚多少精神文明财富!“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7、训曰:民生本务在勤,勤则不匮

8、民生本务在勤,勤则不匮

9、《左传·宣公十二年》中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孙中山给“民生”下了这样的定义: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

10、人生在勤,勤则不匮;户枢不蠹,流水不腐。

11、董必武信奉“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性习于俭,俭以养廉。

12、又如大舜,虽然父亲受继母蛊惑,屡思害死他,他受尧禅让帝位后,对父母仍孝事不匮

13、造化之功,发乎动,毕达乎顺,形诸明,养诸容载,遂乎说润,胜乎健,不匮乎劳,终始乎止。张载

14、据考证,“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15、5月10日,在太原市小王村一出租屋内,记者见到了孝思不匮的宋浩以及他的双亲。

16、说欲贻其子孙,承世念之诚、孝思不匮者也。

17、中新社北京4月28日电(记者马海燕)“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18、古人常说,“人生在勤,勤则不匮”,“慈故能勇,俭故能广”。

19、“孝思不匮”,杜还请各地梨园界名角演堂会,空前绝后的盛况至今还是饭后茶余的谈资。

20、董必武信奉“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性习于俭,俭以养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