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qiū

三秋


拼音sān qiū
注音ㄙㄢ ㄑ一ㄡ

三秋

词语解释

三秋[ sān qiū ]

⒈  指秋收、秋耕、秋播。

the three autumn jobs (harvesting, ploughing and sowing);

⒉  指秋季的三个月。

the three months of autumn;

⒊  秋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九月。

the third month of autumn;

⒋  指三年。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只言期一载,谁谓历三秋!——李白《江夏行》

three years;

引证解释

⒈  谓九个月。一秋三月,三秋为九月。

《诗·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孔颖达 疏:“年有四时,时皆三月,三秋谓九月也。”
一说指三年。见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以小名代大名例》。 晋 陆机 《挽歌》之一:“三秋犹足收,万世安可思!”
宋 李弥逊 《水调歌头·次向伯恭芗林见寄》词:“不见隐君子,一月比三秋。”
《燕山外史》卷二:“室邇人遐,每切三秋之感。”

⒉  指秋季。七月称孟秋、八月称仲秋、九月称季秋、合称三秋。

晋 陶潜 《闲情赋》:“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於三秋。”
《文选·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四境无虞,三秋式稔。”
李善 注:“秋有三月,故曰三秋。”
宋 柳永 《望海潮》词:“重湖迭巘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清 纳兰性德 《与顾梁汾书》:“天清气朗,时值三秋。”

⒊  指秋季的第三月,即农历九月。

北周 庾信 《至仁山铭》:“三秋云薄,九日寒新。”
唐 白行简 《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诗:“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⒋  秋收、秋耕、秋种的统称。

国语辞典

三秋[ sān qiū ]

⒈  三年。

《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⒉  秋天。因秋天分为初秋、仲秋、季秋,故合称为「三秋」。

《文选·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五首之一》:「幸四境无虞,三秋式稔。」
唐·李善·注:「秋有三月,故曰三秋。」

⒊  深秋。指秋季的第三个月。

唐·王勃〈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唐·白行简〈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诗:「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分字解释


※ "三秋"的意思解释、三秋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而"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相思就像园中的玫瑰,采摘时不小心也会被扎得心痛。

2、而"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相思就像园中的玫瑰,采摘时不小心也会被扎得心痛。

3、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4、明成化斗彩三秋杯明成化斗彩三秋杯。

5、自从丈夫离家后,她天天望君早归,宛如一日三秋,这种心情,旁人很难体会。

6、如“颖水风和文鸯比翼,东坡日丽玉燕投怀”、“序属三秋谐凤侣,月明五夜警鸡鸣”。

7、一方小院,二间瓦房。三秋节时,雁阵四五行。六六大顺,七言八语,我们诚心共祝九九重阳。祝朋友们快乐永远,身体健康。

8、小丽的男朋友到外地出差,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但那几天对她来说,简直是一日三秋

9、江南错错肩一瞬换无邪一生喜乐,步步留顾盼凝噎竟语塞,想十年一日三秋不过一梦一杯酒,莫问尘归期我替你记得。洛天依

10、试想,即便是宋朝的大诗人柳永看到桂花路上的桂花,也肯定会赞叹他笔下的“三秋桂子”非此地莫属。

11、大道至简,小说也应该一样,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12、在“三夏”和“三秋”期间,两茬平作农业生产对农业生产机具的优化配备需求尤为迫切。

13、包括一日三秋添加的路线、收藏和使用过的路线一日三秋

14、而"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相思就像园中的玫瑰,采摘时不小心也会被扎得心痛。

15、而依畔鄂城周边的鸭儿湖,说它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那还远远不足形容其水天寥廓。

16、中秋因恰值三秋之半而得名,又叫团圆节或月夕、仲秋节、八月节等。

17、几乎每一天都要去她家找她,正儿八经地品尝到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滋味。

18、送老公,踏征程,送出村外不回头,一日不见如三秋。事事周全多考虑,处处安全保第一,吃穿住行皆重要,思念家中儿和妻。

19、“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吕进同志双正,冯至”。

20、一日不见隔三秋,炎炎夏日正当头。此时在外心最苦,太阳猛烈在放毒。祝福送上情更切,思念蔓延想更真。短信祝福早送到,身体健康要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