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uǒ zhū
注音ㄏㄨㄛˇ ㄓㄨ
⒈ 即火齐珠。
⒈ 即火齐珠。参见“火齐珠”。
引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屈露多国》:“既邻 雪山,遂多珍药,出金、银、赤铜及火珠、鍮石。”
《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林邑》:“﹝ 贞观 ﹞四年,其王 范头黎 遣使献火珠,大如鸡卵,圆白皎洁,光照数尺,状如水精,正午向日,以艾承之,即火燃。”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一·水精》:“火珠,《説文》谓之火齐珠,《汉书》谓之玫瑰。”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一》:“是庙基址与 中和殿 东西相直,殿上火珠映日回光耳。”
1、虽然从没有听过‘霹雳毒火珠’之名,顾名思义,杨图盛想当然的认为,凌逍扔出的赤红色珠子会爆炸,并有强烈的毒火。
2、做的蟠龙和麒麟,柱顶上铸一个腾云形的承盘露,直径3仗,四个龙人站在盘上手捧火珠,火珠高1丈,天枢柱上刻着百官姓名和四夷酋长的姓名。
3、火珠烈火熊熊,滚到草丛中,点燃了地面上的杂草,孤岛成了一片火海,烧光了岛上的所有草木,烧死了所有的生灵,周围的石头被熏染成了乌黑se。
4、众人就见蓬莱众弟子集中在前殿后侧,殿墙上挂一张火珠的图画,下方摆放着香案,香案两旁各放着两张大的白布,白布凸凸凹凹,却不知道里面藏着什么。
5、三十六连环鸿蒙子母环、离火珠、混沌七彩链。
6、刻手利用现成的深绿色着纹路,凸雕着一条鳞爪飞扬的龙,而斜下方的一抹红艳,则被精妙无比的雕成一颗火珠和环绕在周围的一圈似有似无的火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