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堂拜母

词语解释
升堂拜母[ shēng táng bài mǔ ]
⒈ 汉范式与张劭为友。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劭曰:“日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约定日期,至日,式果到,升堂拜母。饮尽欢而别。事见《太平御览》卷四〇七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古代挚友相访,行登堂拜母礼,结通家之好,表示友谊的笃厚。
引证解释
⒈ 亦省称“升堂”。
引汉 范式 与 张劭 为友。二人并告归乡里, 式 谓 劭 曰:“日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
事见《太平御览》卷四〇七引 三国 吴 谢承 《后汉书》。古代挚友相访,行登堂拜母礼,结通家之好,表示友谊的笃厚。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坚 子 策 与 瑜 同年,独相友善, 瑜 推道南大宅以舍 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旧五代史·唐书·张承业传》:“庄宗 深感其意,兄事之,亲幸 承业 私第,升堂拜母,赐遗优厚。”
清 宋琬 《穆宾日年兄为其太夫人庐墓歌以美之》:“昔君作吏 长淮 北,升堂拜母欢相得。”
宋 苏轼 《潘推官母李氏挽词》:“尚有升堂他日约,岂知负土一阡新。”
国语辞典
升堂拜母[ shēng táng bài mǔ ]
⒈ 古时友谊深厚的人,相访时,进入后堂拜候对方母亲,表示结为通家之好。
引《三国志·卷五四·吴书·周瑜传》:「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分字解释
※ "升堂拜母"的意思解释、升堂拜母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坚子策兴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2、孙策创业,命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升堂拜母,如比肩之旧,文武之事,一以委昭。
3、其实周瑜早已与孙策如兄弟般,都已经升堂拜母过了,此话其实是说与高帅听。
4、历史书上说孙策与周瑜有升堂拜母之义,却也并非杜撰,起码说对于周城瑜来说,这是切切实实存在的。
5、他便捡着周瑜和孙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的故事讲给诸葛亮听,又言道“曲有误,周郎顾”。
6、瑜乃推道南大宅与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7、于是,周瑜便让出靠道边的大宅院给孙策居住,且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相关词语
- qián shēng潜升
- gān shēng干升
- gēng shēng緪升
- shēng xiǎo升晓
- shēng zé升则
- shēng kōng升空
- shēng zhàng升帐
- shēng xū升虚
- shēng xué升学
- huí shēng回升
- líng shēng零升
- shēng yún升云
- bǎn shēng板升
- shēng jiàng升降
- shēng zhì升秩
- shēng yú升踰
- dēng shēng登升
- shēng qǐ升起
- shēng zuò升祚
- shēng zhì升帜
- chéng táng呈堂
- dōu táng都堂
- mǎn mǎn táng táng满满堂堂
- táng táng yī biǎo堂堂一表
- bù táng部堂
- cān táng参堂
- diàn táng店堂
- táng huáng堂皇
- bì táng避堂
- nèi táng内堂
- dēng táng登堂
- yí biǎo táng táng仪表堂堂
- fàn táng饭堂
- dà táng大堂
- sǎo táng扫堂
- wǎn táng晚堂
- yī biǎo táng táng一表堂堂
- lòng táng弄堂
- guò táng过堂
- táng dì堂弟
- bài sào拜埽
- bài líng拜聆
- bù bài不拜
- bài jīn拜金
- bài wèi拜慰
- bài kuàng拜贶
- bài xiá拜匣
- bài lǐng拜领
- bài yè拜谒
- bài mù拜墓
- bài qīn拜亲
- bài shǒu拜手
- bài táng拜堂
- bó bài帛拜
- bài nèi拜内
- bài shí拜石
- bài líng拜陵
- bài mìng拜命
- bài jìn拜觐
- tè bài特拜
- zì mǔ字母
- kāi mǔ开母
- jì mǔ季母
- bǎo mǔ宝母
- lín mǔ邻母
- mǔ tǐ母体
- jiǎ mǔ假母
- líng mǔ灵母
- wén mǔ文母
- mǔ zhū母猪
- fēng mǔ风母
- jì mǔ继母
- mǔ mǎ母马
- lìng mǔ令母
- cù mǔ醋母
- gé mǔ隔母
- mǔ zhǒng母种
- dì mǔ地母
- lián mǔ连母
- mǔ yǔ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