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àn

打散


拼音dǎ sàn
注音ㄉㄚˇ ㄙㄢˋ
词性动词

打散

词语解释

打散[ dǎ sàn ]

⒈  犹拆散。

⒉  谓把成套或成包的物件分散。

⒊  旧谓祭奠后把供品分与众人。也称散福。

引证解释

⒈  犹拆散。

明 梁辰鱼 《巫山十二峰·怀人》套曲:“双双配偶,是谁打散?”

⒉  谓把成套或成包的物件分散。

如:这套瓷器不要打散了。

⒊  旧谓祭奠后把供品分与众人。也称散福。

《金瓶梅词话》第四九回:“一齐拿上来与梵僧打散,登时把梵僧吃的楞子眼儿。”
《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老和尚﹞先捧到 牛布衣 柩前奠了酒,拜了几拜,便拿到后边与众人打散。”

⒋  宋 元 戏曲术语。每场杂剧演完,附加一段表演,作为整个演出的结束,称“打散”。亦泛指曲艺歌舞。

《水浒传》第五一回:“如今现在勾栏里説唱诸般品调,每日有那一般打散:或是戏舞,或是吹弹,或是歌唱,赚得那人山人海价钱。”

国语辞典

打散[ dǎ sǎn ]

⒈  每场杂剧演完后,附加一段表演作为结束,称为「打散」。后泛指曲艺杂技。

《水浒传·第五一回》:「每日有那一般打散,或有戏舞,或有吹弹,或有歌唱,赚得那人山人海价看。」

打散[ dǎ sàn ]

⒈  分散。如:「本单位裁撤后,所有员工将打散到外事单位。」

⒉  弄乱。如:「小心!别把这些资料打散了。」

⒊  将祭品散给大家,称为「打散」。

《金瓶梅·第四九回》:「落后又是一大碗鳝鱼面与菜卷儿,一齐拏上来,与胡僧打散。登时把胡僧吃的楞子眼儿。」
《儒林外史·第二〇回》:「老和尚自己要安排停当,先捧到牛衣柩前奠了酒,拜了几拜,便拿到后边与众人打散。」

英语to scatter, to break sth up, to beat (an egg)​

分字解释


※ "打散"的意思解释、打散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万佛灯本已经被打散的法力,在林野的如来大手印的加持下,又渐渐汇聚起来,带着林野的本命烙印,一点点沁入万佛灯中。

2、攻下陈仓,蜀军就地驻扎休整,孔明派王平、张翼四处收拢王双、陈仓败军,打散之后混入各营之中,再派人往李严处催粮,厉兵秣马,势要再破魏军。

3、尤其可笑的,宝玉宝钗的八字没有合婚,因为后四十回算命测字卜卦扶乩无一不灵验如神,一合婚势必打散婚事。

4、“帝国”师在前进途中不断和苏军混乱或被打散的士兵发生前哨战。

5、以色列是打散的羊,是被狮子赶出的。首先是亚述王将他吞灭,末后是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将他的骨头折断。

6、当我们均质化牛奶时,我们将牛奶打散成很小的粒子,所以脂肪就不会集中在表面。

7、王鹰撑起身子,衣袖不断的抹着嘴角,所有的傲气在刚刚都被打散,北海很大,北海也很小,平江很大,平江也很小,鹰爷,老王卖瓜罢了。

8、老熊猫早说过当初赤竹作乱之后三族就全都被打散,互相之间根本没有联系,时间又过了那么久,要不是老熊猫活的够长,有没有熊猫能记得芒冬部族都不好说。

9、曹操骑马,郑勇不幸,看到敌兵少的,即行打散,敌人多的,且战且走。

10、他所在小队的人死了一半,指挥官也死于非命,幸存者被打散了,失去组织.

11、打散的,寂寞之徒;忘却的,年岁偶驻。书海沧生

12、一周后,队伍落入叛敌的陵水农军指挥、黎族头人王昭夷的圈套,李茂文、张良栋等人遭到伏击身亡,100多人被捕后遭枪杀,其余人员则被打散

13、将牛奶、香草精、白糖、肉桂加入打散的鸡蛋中,搅打至充分混合,静置备用。

14、挥一挥手,把阻难驱赶;击一击拳,把苦难打散;跺一跺脚,把艰难踩扁;踢一踢腿,把磨难踹翻;2012年,愿你承载2011未完的理想,继续向前,祝你2012年成功相伴,辉煌立现!

15、我带一个小队出来执行任务,路上遇到白狗子了,大家被打散了。

16、蛟龙洞群龙无首,乱作一团,各自为战,被沙悟净几杖子打散,小妖们一哄而上,捆的捆绑的绑,统统擒下。

17、在这一发千钧之际,却听得张剑扬大喝一声,身形疾速旋转犹如一阵龙卷风,将围攻之人吸至身旁,顷刻间又尽数打散开去。

18、唯一的办法是用传统的犁板耕作或使用深耕铲打散压紧的泥土。

19、他的眼泪落入水里,打散了水中的影子。当他看见喷泉中的倒影消失时,那西塞斯叫道。

20、他所在的军队可谓是风波不断,基本上都算是残兵败将,有枪没子弹,一击就打散,竟然还要靠要饭讨生活!从暗杀,到领兵打仗,从一个士兵到一个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