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àifēng

载沣


拼音zài fēng
注音ㄗㄞˋ ㄈㄥ

载沣

词语解释

载沣[ zài fēng ]

清末摄政王。满族。爱新觉罗氏。袭封醇亲王。宣统帝父。1908年宣统帝即位,他任摄政王,将军政大权集中于皇族集团。后又成立皇族内阁,激起全国人民的反对。武昌起义后,各省先后宣布独立,他被迫辞职。后寓居天津、东北等地。

分字解释


※ "载沣"的意思解释、载沣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日,光绪皇帝病重,慈禧就又传下懿旨,让醇亲王载沣的儿子溥仪入继同治皇帝,兼祧光绪皇帝。

2、关于光绪葬地的选择,多半认为是直到他驾崩后,才由新登基的宣统皇帝溥仪之父、醇亲王载沣,派人在西陵界内找了一块叫金龙峪的地方,兴建陵寝。

3、在军情急如星火的情况下,载沣也只好。

4、出于报复心理,德皇在礼仪问题上刁难载沣使团。

5、十二月三十日,载沣毅然下了罪己诏,解散皇族内阁,将所有罪责都揽到自己头上,只希望国家能够恢复正常秩序。

6、他和载涛,善耄等人通同一气,都把除袁的希望寄托在载沣身上,对他的催迫更是利害。

7、哪知,庆亲王奕劻之子载振某天来到他家,半开玩笑地对载沣说:“这可不太好,不知道的还以为您姓王呢?”。

8、怹和夫人居住的位于护国寺52号的四合院是醇亲王载沣生前购置的,因此,我也算是常常进出王爷府的平头百姓啦。

9、初掌柄国之权的载沣这时也只25周岁,与一些满族亲贵对袁世凯倚仗慈禧太后培养自己势力一直非常不满,此时准备将袁治重罪。

10、今天他又出风头了,竟把汪精卫当年行刺摄政王载沣未遂,于狱中所写的‘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

11、辛亥革命经奕劻、徐世昌、那桐保举,监国摄政王醇亲王载沣任命两年前被罢黜,现在彰德养病的袁世凯为湖广总督,袁托病不就。

12、1908年11月13日,醇亲王载沣被慈禧任命为摄政王,他的儿子溥仪亦同时成为嗣皇帝,准备接位已经卧病不起的光绪皇帝。

13、1910年海军处建立,1911年设立军谘府,醇亲王载沣委派他的两个弟弟分别担任海军处大臣和军谘使,这样满清贵族就掌握了全部的军权。

14、诸多史学家认为,是慈禧的私心让她选择了三岁的溥仪“继嗣同治,兼祧光绪”,同时让性格软弱的载沣摄政,准备在接下来的新皇时代继续垂帘听政。

15、诏书要求既是父亲又是摄政王的醇亲王载沣陪伴溥仪参加这场冗长、可怕、任何3岁孩子都费解的礼仪。

16、这位年轻的王爷(载沣)绝不比名满天下(也谤满天下)的李鸿章逊色,他们都是这间破屋的裱糊匠,区别在于:李鸿章轰轰烈烈,载沣却不动声色;李鸿章在尽力维持着屋子不倒下来,载沣却还要费尽心机地考虑不得不倒下来时如何减少断瓦残砖造成的巨大伤害。雪珥

17、9月10日,孙中山亲赴醇邸,与摄政王载沣把晤扳谈。

18、晚年的袁世凯被摄政王载沣以患有足疾而开缺回籍,隐居于彰德,就更加醉心于相命、堪舆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