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òng xíng cáng shě
注音ㄩㄥˋ ㄒ一ㄥˊ ㄘㄤˊ ㄕㄜˇ
成语解释
用行舍藏
词性成语
⒈ 亦作“用舍行藏”。
⒉ 《论语·述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谓被任用就行其道,不被任用就退隐。
⒈ 亦作“用捨行藏”。
引《论语·述而》:“子谓 颜渊 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谓被任用就行其道,不被任用就退隐。 《文选·蔡邕<陈太丘碑文序>》:“其为道也,用行舍藏,进退可度。”
吕延济 注:“言其道德於时,用之则行,捨之则藏。”
《晋书·刘乔传》:“至人之道,用行舍藏。”
宋 苏轼 《贺欧阳少师致仕启》:“是以用捨行藏, 仲尼 独许於 颜子。”
亦省作“用舍”。 《后汉书·周黄徐姜等传赞》:“用舍之端,君子之所以存其诚也。”
宋 欧阳修 《六一笔记·道无常名说》:“达有无之至理,适用舍之深机。”
⒈ 指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不强求富贵名利的处世态度。也作「用舍行藏」。
引《晋书·卷六一·刘乔传》:「至人之道,用行舍藏。」
1、网友“用行舍藏”端起镜头记录美景。
2、在旧中国,许多知识分子只能抱着用行舍藏的态度,这也是不得已的。【造 句网】
3、间亦悠游幕职,辞富居贫,用行舍藏,其素定也。
4、在旧中国,许多知识分子只能抱着用行舍藏的态度,这也是不得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