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息事宁人息事宁人的意思
shìníngrén

息事宁人



息事宁人

词语解释

息事宁人[ xī shì níng rén ]

⒈  原意是不生事扰民。后指平息纠纷,使人安宁(常带有自我牺牲的意味)

及吏人条书相告,不得听受,冀以息事宁人。——《后汉书·章帝纪》

gallant; patch up a quarrel and reconcile the parties concerned;

引证解释

⒈  谓不生事扰民。

《后汉书·章帝纪》:“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验,及吏人条书相告,不得听受,冀以息事寧人,敬奉天气。”
《清史稿·高宗纪二》:“己卯,以用兵 金川 劳费,密諭 傅恒 息事寧人。”

⒉  泛指平息人事纠纷。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畏鬼者常情,非辱也。谬答以畏,可息事寧人。”
孙中山 《致国民党员书》:“至于以息事寧人为藉口,而枉道以求合,吾党之士,所不屑为。”
夏衍 《于伶小论》:“先天的具备了旧时代儒生的谦让与息事宁人的心情。”

国语辞典

息事宁人[ xí shì níng rén ]

⒈  原指为政不生事扰民。后多指调停纷争,以使彼此相安。清·纪昀。

《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验,及吏人条书相告不得听受,冀以息事宁人,敬奉天气。」
《阅微草堂笔记·卷二三·滦阳续录五》:「谬答以畏,可息事宁人。彼此相激,伊于胡底乎?」

相安无事

推波助澜 惹事生非 无事生非

分字解释


※ "息事宁人"的意思解释、息事宁人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单则易折,众则难摧”,唯有抛弃息事宁人的做法,协力反抗针对华人的恶劣事件,才能真正做到“自保”。

2、礼仪周全能息事宁人

3、老一辈的长者总以忍让为本,凡事大都採取息事宁人的作法。

4、"那么,四点钟的时候,这位息事宁人的先生就要来啦,"班纳特先生一边把信折好,一边说。

5、今天为了息事宁人,我们且以唾面自干的态度回应对方的无礼。

6、在当下,因为价位较低和保险额度问题,经济实用型车辆成了马路上的弱势群体,在遇到豪车碰瓷后大多选择破财消灾,息事宁人

7、老先生以忍让为本,凡事都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

8、周某到案后交代,之所以能多次得逞,恰恰是利用了小饭馆息事宁人、不想招惹是非的心理。

9、对那件事,有理方采取了息事宁人的态度。

10、经过这样“处理”后,这家人以为可以息事宁人了,岂料黄老汉的老伴见黄某多日未归,心生不安,遂前往公安局报案,于是牵扯出这桩六旬老汉沉尸水库案。

11、雅克三号息事宁人说,"那是因为你心里老挂着那个人,你明白么,老板娘。"。

12、真正勇敢的人,应当能够智慧地忍受最难堪的荣辱,不以身外的荣辱介怀,用息事宁人的态度避免无谓的横祸。莎士比亚

13、而超短裙少女为了息事宁人,怕丑事外扬,竟也红着脸悻悻地离开了。

14、平日待人处事,最好抱著息事宁人的态度,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嘛!

15、作为政客,乔治?布什从来就不是什么息事宁人的主儿。

16、他越希望息事宁人,对方就越不肯善罢甘休,彷佛吃定了他似的。

17、他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来解决冲突。

18、息事宁人的谎言,胜过搬弄是非的真话。萨迪

19、★他越希望息事宁人,对方就越不肯善罢甘休,彷彿吃定了他似的。

20、退避三舍之后,还不能息事宁人,那我们也只能左手执弓,右手搭箭,与君周旋到底了!由此可见,朝鲜之战,美帝大做孽,不论对敌还是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