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抗污树种抗污树种的意思
kàngshùzhǒng

抗污树种


拼音kàng wū shù zhǒng
注音ㄎㄤˋ ㄨ ㄕㄨˋ ㄓㄨㄥˇ

繁体抗污樹種

抗污树种

词语解释

抗污树种(抗污樹種)[ kàng wū shù zhǒng ]

⒈  能在污染环境中正常生长或受害较轻的树木种类。如构树、大叶黄杨和夹竹桃具有抗二氧化硫(同时也能抗氯气和氟化氢)的特性。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选择或培育抗污树种的工作,对保护城市环境起了一定作用。

分字解释


※ "抗污树种"的意思解释、抗污树种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据悉,这种紫荆属抗污染植物,对氯气有一定抗阻性,滞尘能力强,适于工矿区绿化,是石漠化治理和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树种。

2、桑树树冠大,枝叶密,秋叶金黄,能抗风抗污染,适应性强,宜作庭荫树,如与喜阴花木配置树坛、树丛或与其他树种混植风景林,便可构成鸟语花香的景观。

3、海桐可孤植,也可丛植于草坪边缘或林缘,耐修剪,是优良的造型灌木,特别适合于庭园、广场和海滨等地栽植,不仅极具观赏价值,还是一种良好的抗污染树种。

4、变化幅度小的树种抗石化污染的能力强,变化幅度大的抗污染能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