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èshì

阅世


拼音yuè shì
注音ㄩㄝˋ ㄕˋ

繁体閱世
词性动词

阅世

词语解释

阅世[ yuè shì ]

⒈  经历时世。

引证解释

⒈  经历时世。

唐 刘禹锡 《宿诚禅师山房题赠》诗之二:“视身如传舍,閲世甚东流。”
宋 苏轼 《楼观》诗:“门前古碣卧斜阳,閲世如流事可伤。”
清 钮琇 《觚賸·石言》:“﹝ 端溪 石砚﹞端凝静默,有励俗之守焉;厚重不毁,有閲世之寿焉。”
季羡林 《西谛先生》:“我们当时差不多都才二十岁左右,阅世未深,尚无世故,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时候。”

国语辞典

阅世[ yuè shì ]

⒈  经历世事。

唐·刘禹锡〈送张盥赴举〉诗:「况今三十载,阅世难重陈。」
宋·苏轼〈自净士寺步至功臣寺〉诗:「荣华坐销歇,阅世如邮传。」

分字解释


※ "阅世"的意思解释、阅世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杂*没有流露出过分的惊异,他虽然没有很深的阅世经历,但也知道天上不会无缘无故地掉下馅饼来。

2、才大如海跨中西,读史阅世纵古今2008年,何炳棣回国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3、他阅世极广,最善察颜观色,方才朱伯阳几句说话,他已知‘辅镜良背门‘一事,必定另有文章,不动声色间,已将‘背门‘二字换成了‘出走‘.

4、唐钰上学时有学过叶梦珠的《阅世编》,其中记载,明朝“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多或数十万计,少亦以万计”。

5、目对一江风月,心怀万古英雄。风流如在亦如空,前后浪头相送。阅世谁如朗月,成功只有东风。江山人物古今同,尽入扁舟一梦。杨度

6、那公子止年方十五岁,阅世浅鲜,未曾见过场面,神色恐慌,脚步凌乱,惴惴不安,战战兢兢,走上陛阶,侧身斜坐于宝座之上,汗流浃背,如坐针毡。

7、清初文人叶梦珠在《阅世编》一书中记述:今世所称包头,意即古之缠头也。

8、心思重的人多少都带着点酸腐气,出门倒个垃圾、去个超市什么的,都不忘揣着想象和期待,总觉得要阅人阅世发了感慨,才算逛出点名堂来。猫某人

9、先读一些经典著作,用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打好底子,等有了足够的免疫力,再去读史阅世,看“人间喜剧”。

10、他阅世很深,给他添了不少麻烦.

11、作者沉酣古书,功夫已熟,加之阅世所得,化为心识,故能析义解纷,令人首肯,而文字之间,又复时见微旨,读之惬心贵当,迥异辈流。

12、一般来说,老年人较为宽容,少年人总是处处不满足。老年人的宽容,并不是完全漠不关心,而是由于判断事理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就是对于次等的事物也能知足,因为老年人阅世既深,才能觉察事物的实在价值。

13、等到阅世较深之后,他自会从中发现自己,而创成他自己的文体.

14、因为他是个天资绝高、阅世绝深而创造性极富的人,所以他这六百馀首词不独“横扫六合”。

15、求知和阅世的过程,就是打开这些门的过程。

16、突然,一个念头蓦的涌上来,他给我的感觉倒不像是一个孩子,似乎是一个历久阅世的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