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ā gǔ
注音ㄨㄚ ㄍㄨˇ
⒈ 亦作“蛙皷”。
⒉ 群蛙叫声。
⒈ 亦作“蛙皷”。群蛙叫声。
引宋 邵雍 《和王安之少卿雨后》:“蛙皷未足听,蚊雷未易驱。”
清 陈淏才 《花镜·养鳞介法·蟾蜍蛙》:“一蛙鸣,百蛙皆鸣,其声甚壮,名蛙鼓,至秋则无声。”
姚光 《夜起一首次钝根》:“悄步中庭羣籟寂,惟闻蛙鼓似谈经。”
李瑛 《让水》诗:“蛙鼓敲不响,知了紧绷弦。”
1、除了蛙鼓,还有一两声清脆的蝉鸣点缀其间,还有偶尔星星点点不知名的虫嘶,还有若有若无的轻风拂叶的沙沙声,更增添了这鸣奏曲的生动性与活泼性。它们巧妙地配合在一起,一直在田园上空回荡,回荡……
2、微风曳影庭间竹,蛙鼓溪声枕上催。
3、而月华复转照在稻原,便惊起来田间蛙鼓一阵,远近鼓点相和,不远处的住家也传出来三两声的人语。
4、我走过草地,听过虫鸣蛙鼓;
5、数一数自己的脚步,有多少是敲在一架蛙鼓上,合拍于声声蝉奏中,踢踏于风吟,于虫歌的简单乐趣里?白音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