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镇

词语解释
藩镇[ fān zhèn ]
⒈ 唐代中期在边境和重要地区设节度使,掌管当地的军政,后来权力逐渐扩大,兼管民政、财政,形成军人割据,常与朝廷对抗,历史上叫做藩镇。
引证解释
⒈ 地方方面长官。
引《三国志·蜀志·许靖传》:“﹝ 张子云 ﹞今虽临荒域,不能参与本朝,亦国家之藩镇,足下之外援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论三逆》:“命 吴三桂 ……等世守边圉,以为藩镇。”
⒉ 藩卫镇抚。
引《三国志·吴志·陆凯传》:“愿陛下简文武之臣,各勤其官,州牧督将,藩镇方外,公卿尚书,务脩仁化。”
⒊ 唐 代初年在重要各州设都督府, 睿宗 时设节度大使, 玄宗 时又在边境设置十节度使,通称“藩镇”。各藩镇掌管一个地区的军政,后来权力逐渐扩大,兼管民政、财政,掌握全部军政大权,形成地方割据,常与朝廷对抗。
国语辞典
藩镇[ fán zhèn ]
⒈ 唐代在边陲各地设置节度使,镇守土地,抵御外侮,称为「藩镇」。
引唐·玄宗〈赐崔日知往潞州〉诗:「藩镇讴谣满,行宫雨露深。」
《初刻拍案惊奇·卷四》:「此术既不易轻得,唐之藩镇羡慕倣做,极力延到奇踪异迹之人。」
分字解释
※ "藩镇"的意思解释、藩镇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一个来自唐朝末年的藩镇之乱,随带羊角匕首,从不失手,但许多观众在片尾字幕中一觉醒来,那一刀还未刺下去。
2、五代十国时期是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
3、“大致知识分子掌权,常为升平盛世;藩镇跋扈,则每成割据的局面,地方有幸有不幸。
4、而此时九州各地的藩镇诸国却日益强大起来,他们或世袭传承偏安一方,或东伐西讨欲满足自己无止尽的贪欲,更有甚者自封为帝虎视神州。
5、铁马金戈,藩镇割据;乱世之秋,谁谓英雄?血战,杀戮,朝野,纷争,演绎一段征伐天下的霸业雄浑,哀怨情仇。
6、,以宋人的观点,乃安史之乱以后出现的藩镇割据自雄;但从幕府制度的意义上,它是渊源有自,并非唐代的新发明。
7、西元6世纪,是魏晋南北朝的末期,此时曾经强盛一百余年的北魏王朝逐步走向了没落,盗贼蜂起,藩镇割据,恶霸横行,官吏腐败,朝廷无能。
8、好吧,虽说根据黄巢入关之中,这些关中兵将们,连望风而降都谈不上,可谓传檄而定,但总的来说,这些濒临忠诚警戒值得藩镇,比上不足,比下还是有余的。
9、唐 藩镇于朝廷规定的常税之外,巧立名目,括取民财,进贡皇帝,称“税外方圆”。
10、外有藩镇拥兵自重,内有阉宦当权,朋党之争日益严重。
11、玄宗李隆基老来昏庸无道、贪恋美色、误用权奸李辅国,导致安史之乱,造成藩镇割据、边疆危急。
12、,以宋人的观点,乃安史之乱以后出现的藩镇割据自雄;但从幕府制度的意义上,它是渊源有自,并非唐代的新发明[造 句网]。
13、好吧,虽说根据黄巢入关之中,这些关中兵将们,连望风而降都谈不上,可谓传檄而定,但总的来说,这些濒临忠诚警戒值得藩镇,比上不足,比下还是有余的。造句 网
14、由于革新运动触及到了宦官与藩镇的利益,遭到了强烈抵击,100多天后,王叔文赐死、王伾病亡贬所。
15、同时也说明肃宗为首的中央已着手对地方藩镇的军队进行整饬,以防新的离心势力出现。
16、唐代中叶,藩镇割据的现象十分严重。
17、其实身处乱世,象南平王这种真小人,远比那些藩镇和朝廷中表面道貌岸然,实则男盗女娼的伪君子要干净的多。
18、登基之初,李适决意重振朝纲扫清藩镇。
19、徐泗戍卒擅自回归,势必造反叛乱,虽然没有皇上的敕令对他们进行诛讨,藩镇大臣应当因事制宜。
20、九月,再迁骠骑大将军,进封邠国公,和李辅国把持着朝廷内外军政大权,用事误国,他因为私人恩怨,陷害来瑱和李怀让致死,使各藩镇都切齿痛恨于他。
相关词语
- fān kù藩库
- chū fān出藩
- fān hàn藩捍
- fān kǔn藩阃
- fān yí藩杝
- lín fān邻藩
- fān dǐ藩邸
- qǐ fān启藩
- fān chái藩柴
- fān bó藩伯
- fān guó藩国
- fān tái藩台
- nì fān逆藩
- fān dī藩羝
- fān niè藩臬
- shū fān殊藩
- fān wèi藩卫
- fān yuán藩援
- qīn fān亲藩
- fān jué藩决
- zuò zhèn坐镇
- zhèn diàn镇店
- xiān zhèn仙镇
- zhèn sú镇俗
- zhèn xī镇犀
- yú zhèn隅镇
- shān zhèn山镇
- yù zhèn玉镇
- sōng zhèn崧镇
- zhèn zhǎng镇长
- fú zhèn符镇
- zhèn shān镇山
- zhèn ròu镇肉
- zhèn rì zhèn yè镇日镇夜
- zhèn tòng镇痛
- lián zhèn廉镇
- jí zhèn集镇
- jìng zhèn静镇
- xū zhèn墟镇
- jù zhèn剧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