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jīn

斤斤


拼音jīn jīn
注音ㄐ一ㄣ ㄐ一ㄣ
组合AA式


斤斤

词语解释

斤斤[ jīn jīn ]

⒈  明察的样子。

斤斤其明。——《诗·周颂·执竞》
平津侯斤斤。——《汉书·叙传》。注:“明察也。”

clear;

⒉  指过分用心于琐碎或无关紧要的事物。

斤斤计较。

haggle over every ounce;

引证解释

⒈  明察。

《诗·周颂·执竞》:“自彼 成 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毛 传:“斤斤,明察也。”
陆德明 释文:“斤,纪覲反。”
《汉书·叙传下》:“平津 斤斤,晚躋 金门。”
颜师古 注:“斤斤,明察也。”

⒉  拘谨;谨慎。

《后汉书·吴汉传》:“及在朝廷,斤斤谨质,形於体貌。”
《晋书·孔严传》:“临朝斤斤,每欲深根固本,静边寧国耳。”
《明史·郑岳刘玉等传赞》:“斤斤奉职,所至以治办闻,殆列卿之良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锦瑟》:“婢颇风格,既熟,颇以眉目送情。生斤斤自守,不敢少致差跌。”

⒊  过分着意。

宋 李清照 《<金石录>后序》:“抑亦死者有知,犹斤斤爱惜,不肯留在人间邪?”
清 王夫之 《读通鉴论·汉高帝》:“天子斤斤然以积聚貽子孙,则贫必在国。”
林纾 《与姚叔节书》:“故拾其所闻以相语,非斤斤与此辈争短长。”
冰心 《我的择偶条件》:“像你这样的斤斤于小节,只有让你自己再变成为一个女人,来配你自己罢。”

国语辞典

斤斤[ jīn jīn ]

⒈  明察。

《诗经·周颂·执竞》:「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毛传:「斤斤,明察也。」

⒉  谨慎。

《后汉书·卷一八·吴汉传》:「及在朝廷,斤斤谨质,形于体貌。」
《聊斋志异·卷一二·锦瑟》:「婢颇风格,既熟,颇以眉目送情。生斤斤自守,不敢少致差跌。」

⒊  每一细小处,或对于每一细小处。

如:「斤斤爱惜」、「斤斤于小节」。

分字解释


※ "斤斤"的意思解释、斤斤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他个宽宏大量的人,是不会在一点小事上斤斤计较的。

2、大自然这样的‘人’是憎爱分明、不斤斤计较且非常护短的人,千万不要小瞧他。

3、更不要去斤斤计较美中的一些缺陷,正因为有了这些,才使美更加完美。

4、过去的不必耿耿于怀,现在的不必斤斤计较,未来的不必畏畏缩缩。

5、他总是对于他的所得斤斤计较,而吝啬于付出任何东西。

6、母子两为这点鸡毛蒜皮之事强聒不舍、斤斤计较起来,彼此间一直不说话。

7、但婚姻必须斤斤计较。

8、退缩者,即同官互推,不肯任怨,动辄请旨,不肯任咎;琐屑者,斤斤计较,不顾大体,察及秋毫,不见舆薪。

9、伤天害理口蜜腹剑挑肥拣瘦拈轻怕重私心杂念得寸进尺斤斤计较。

10、他是个生意人,斤斤较量的不足为奇。

11、他斤斤计较文字的精确性,有时到了小题大作的程度.

12、张纯已是吾网中之鱼,何必与一阶下囚斤斤计较?

13、他从不为一些小事与别人斤斤计较

14、有的带着斤斤计较的苦心经营的诡诈面孔, 有的很着急很迫切。

15、做人要含蓄点,不必斤斤计较,水清无鱼,人清无徒,谁又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放在心中自己知道就算了。

16、对一些非原则问题,一些技术性的问题,也斤斤计较, 相持不下,不善于让步,不善于等待。

17、怎么变成现在寸土不让,斤斤计较的呢?虽然不是以“阿贾克斯的方式”。

18、无论如何,这些承诺应该更无私和慷慨,而不像现在这样斤斤计较。

19、别在那个小问题上斤斤计较了。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做呢。

20、你我一见如故,不分彼此,朋友之间不可 掂斤播两 ,斤斤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