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ū qióng
注音ㄍㄨ ㄑㄩㄥˊ
繁体孤窮
⒈ 孤立危急。
⒉ 孤苦失意;孤独穷困。
⒊ 指孤独穷困之人。
⒈ 孤立危急。
引《三国志·吴志·周鲂传》:“常中夜仰天,告誓星辰,精诚之微,岂能上感?然事急孤穷,惟天是诉耳。”
⒉ 孤苦失意;孤独穷困。
引宋 范成大 《除夕感怀》诗:“孤穷罪当尔,我今怨尤谁?”
《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回:“大王哀臣孤穷,使得归还故国,当生生世世,竭力报效。”
⒊ 指孤独穷困之人。
引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民报·天讨》:“不如施捨乞丐,救济孤穷,尚可称慈善事业也。”
⒈ 孤苦贫穷。
引《三国演义·第一一回》:「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告,危在旦夕。」
1、平居设义学以教宗族之孤穷,仍命廉谨子弟收掌,族长置关防文簿给与书识出入之数,岁终以凭稽考。
2、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罗贯中
3、运筹决算有神功,二虎还须逊一龙。初出便能垂伟绩,自应分鼎在孤穷。罗贯中
4、孤穷刘备,久欲投于门下,奈机缘未遇。今为曹操所攻,妻子俱陷,想将军容纳四方之士,故不避羞惭,径来相投。望乞收录。誓当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