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ùn

顿悟


拼音dùn wù
注音ㄉㄨㄣˋ ㄨˋ

繁体頓悟
词性动词

顿悟

词语解释

顿悟[ dùn wù ]

⒈  猛然醒悟。

insight;

⒉  通过体现佛教禅宗精神目的的直觉领会而获得的突然的领悟和一种意识状态。

satori;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谓不假时间和阶次,直接悟入真理。 晋 宋 间已有 道生 立顿悟义,后为“直指人心,顿悟成佛”之旨,禅宗南宗更主其说。与“渐悟”、“渐修”相对。参见“顿渐”、“渐悟”。

《宋书·夷蛮传·天竺迦黎国》:“宋 世名僧有 道生 ……幼而聪悟,年十五,便能讲经。及长有异解,立顿悟义,时人推服之。”
《坛经·般若品》:“我於 忍和尚 处,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是故将此教法,流行后代,令学道者顿悟菩提,令自本性顿悟。”
唐 元稹 《梦游春》诗:“结念心所期,返如禪顿悟。”
明 陈士元 《<象教皮编>序》:“儒家立训平易,而持行难於有终;不若佛之旨趣元微,而顿悟得於顷刻。”

⒉  谓顿然领悟。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二:“﹝ 黄山谷 ﹞ 绍圣 中,謫居 涪陵,始见《怀素自叙》於 石扬休 家。因借之以归,摹临累日,几废寝食。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
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初学蹊径·悟入》:“悟入之理,正在工夫勤惰间耳。如 张长史 见 公孙大娘 舞剑,顿悟笔法。”

国语辞典

顿悟[ dùn wù ]

⒈  佛教用语:(1)​ 谓在一时间证得真理。(2)​证悟一切现象都无真实的生灭变化。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南朝梁·刘孝标·注:「法师研十地,则知顿悟于七住。」

《五灯会元·卷四·荐福弘辩禅师》:「如来出世为天人师,善知识随根器而说法,为上根器者开最上乘顿悟至理。」

渐悟

分字解释


※ "顿悟"的意思解释、顿悟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因此,就如心理学谈人的成就时会有“渐悟说”与“顿悟说”之分。

2、屋里的女人们集体顿悟,特别是我。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抱。

3、, 最好的抒情诗,想想济慈和雪莱的诗,就像是一次次的顿悟,让我们醍醐灌顶,如梦方醒。

4、太岳顿时若有所失,不觉从那顿悟状态缓缓醒转。

5、之后我又得到一次顿悟,这种顿悟在我的一生中持续着。

6、学习国学的两个目的:学道知识,顿悟智慧,回去以道义干事业;交到朋友,整合资源,祖国处处有亲人!

7、因此,在家中舒适地工作可能很方便,但我们似乎需要别人的陪伴以达到我们最好的“顿悟”时刻。

8、他倡导的“平常心是道”和“即心即佛”是“顿悟”说的重要元素。

9、季羡林手捧作文本,“如拨云雾见青天”,忽然顿悟了什么是“节奏”。

10、生命不在于活得长与短,而在于顿悟的早与晚。

11、由此诞生出认知学习理论,从实验引发出的顿悟思考,到顿悟说的理论阐述,从而对认知学习理论的应用进行分析和展望。

12、王羲之顿悟永字八法,成就一代书圣,更层在顿悟的状态中留下快雪时晴帖,被后人追捧千年不衰。

13、你(董大海)..你这是顿悟了?你这是禽兽不如。池海东

14、有空多琢磨琢磨下,法者之境,进度可能缓慢,可不要一日落下,孜孜不辍不辍,终有一朝顿悟

15、沉浸在纷杂的晚清琐闻之中,他似乎顿悟了点儿什么,可是,细想想又说不清……

16、我所经受的苦难令我豁然顿悟生命的意义。

17、教学幽默的本质体现为寓庄于谐、形神兼备、知情交融、追求顿悟等几个方面;

18、后来道力构进,忽得奇书,顿悟前非,无如生具二体,积恶已深,难于挽救;总算平生不曾伤害好人。

19、可能我应该在开公司之前就有所顿悟的。

20、艾米大彻大悟地一拍桌子,释迦摩尼顿悟成佛的喜悦都未必比她来得发自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