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谈

词语解释
笔谈[ bǐ tán ]
⒈ 用文字交换意见或发表见解。
英conversation by writing;
⒉ 随笔记录的著作(多用于书名)
例《梦溪笔谈》
英sketches and notes;
引证解释
⒈ 笔记类著作体裁之一种。
引宋 沉括 《<梦溪笔谈>自序》:“予退处林下,深居絶过从,思平日与客言者,时纪一事於笔,则若有所晤言,萧然移日,所与谈者,唯笔砚而已,谓之笔谈。”
⒉ 谓书面谈话。
引清 王韬 《瓮牖馀谈·新金山少水》:“﹝ 日本 官商﹞遍游内地,与名公卿大夫交,笔谈往復。”
《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如今我们拿分纸墨笔砚来,大家作个笔谈。”
柳亚子 《八日迭和左海少年四绝句》:“王孙天国喜能諳,豹隐鸿冥阻笔谈。”
国语辞典
笔谈[ bǐ tán ]
⒈ 随兴书写,不拘文体的笔记文章。如宋沈括著有《梦溪笔谈》。
⒉ 以文字书写沟通。
分字解释
※ "笔谈"的意思解释、笔谈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因为勤学好问才有了沈括举世无双的《梦溪笔谈》。
2、本期选发的这一组笔谈,也许观点不一,但目的在于就此引发更多的学者,对这类直接关乎人的存在自身的创作和理论问题,展开学理层面上的充分交流和讨论。
3、灵器,这竟然是灵器,这是杨其第一次见到灵器,据《梦溪笔谈》介绍,修真界的兵器大约分为,法器,法宝,灵宝。
4、《梦溪笔谈》卷七:四方取象,苍龙、白虎、朱雀、龟蛇。
5、小箱的钥匙,德宗与醇王各佩一个,外人不得启开,书信中大抵言外边琐屑之事,无非供笔谈解闷而已。
6、在他的传记《科学传记辞典》里,引用了这句话:所与谈者,唯笔砚而已,谓之《笔谈》。
7、扶乩巫术的变化,表现在紫姑故事的变化、请神时间、场所和请神内容的变化诸方面,沈括的《梦溪笔谈》曾有过记载。
8、本文中“梦溪笔谈”是代表有意记忆的曲径分岔的游历体系、代表记忆片断的天井体系、代表居住功能的房间体系两两叠合的建构体系。
9、于是家人与他用乩盘笔谈,畅叙生死相隔的别情。
10、国内外学者撰写的本组笔谈,就是一部分相关的阶段性成果。
11、这里发表的是15位与会学者的笔谈。
12、这名字是出自宋朝大家沈括的《梦溪笔谈》,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3、随笔、笔谈、笔录、笔丛、偶笔、闲笔、杂记、琐记、漫记、日记、纪闻、纪谈,等等。
14、有几位日本朋友,我和他们根本言语不通,只能用汉字笔谈,却也因下棋而成为朋友。
15、《梦溪笔谈》的著者沈括亦穿凿附会,说苏轼有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蜇龙知。
16、宋代沈括《梦溪笔谈》里也有记载软剑的踪迹,“用力屈之如钩,纵之铿然有声,复直如弦”。
17、公元1031年沈括出生。汇集前人科学成果,著《梦溪笔谈》。
18、11世纪中叶时我国大科学家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中,表达了对指南针感到匪夷所思,他写道:“磁石之指南,莫可原其理!”。
19、三十多年前的一天,在陕北山村余家沟插队的北京知青王克明,步行四个小时进了延安城,觅得一本作为“评法批儒”辅助读物的《梦溪笔谈》。
20、这是世纪之交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回顾和展望的笔谈。
相关词语
- rú bǐ茹笔
- zhuó bǐ卓笔
- tuō bǐ讬笔
- zá bǐ杂笔
- fěn bǐ粉笔
- bǐ huà笔划
- zhuó bǐ着笔
- là bǐ蜡笔
- bǐ qū笔区
- tí bǐ提笔
- bǐ jiàn笔箭
- bǐ chù笔触
- bǐ lù笔录
- bù bǐ布笔
- gāng bǐ bǐ jiān钢笔笔尖
- bǐ juàn笔倦
- zhèng bǐ正笔
- suí bǐ随笔
- bǐ shēng笔生
- bǐ lù笔路
- huà tán话谈
- cháng tán长谈
- guò tán过谈
- shē tán奢谈
- róng tán荣谈
- jiāo tán交谈
- jī tán讥谈
- fú tán浮谈
- kuǎn tán款谈
- kuáng tán狂谈
- zá tán杂谈
- dàn tán诞谈
- shèng tán盛谈
- chēng tán称谈
- bǐ tán笔谈
- suǒ tán琐谈
- huì tán会谈
- qù tán趣谈
- miàn tán面谈
- bǎi tán摆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