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íng zhēng
注音ㄇ一ㄥˊ ㄓㄥ
繁体鳴箏
⒈ 筝。弹拨乐器。
⒉ 弹筝。
⒈ 筝。弹拨乐器。
引南朝 梁简文帝 《筝赋》:“陈宝器於紈罗,抚鸣筝而动曲。”
唐 李白 《春日行》:“佳人当窗弄白日,絃将手语弹鸣筝。”
王鼎 《焚椒录》引 辽 萧观音 《回心院》词:“张鸣筝,恰恰语娇鶯。一从弹作房中曲,常和窗前风雨声。”
⒉ 弹筝。
引明 唐顺之 《永年公馆夜宿》诗:“静院无朋休对酒,高楼有女独鸣筝。”
1、一从弹作房中曲,常和窗前风雨声。张鸣筝,待君听。萧观音
2、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李端
3、白马金鞍随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楼头少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驰道杨花满御沟,红妆漫绾上青楼。金章紫绶千余骑,夫婿朝回初拜侯。王昌龄
4、鸣筝金栗柱,柔美心声诉;素手玉房前,静心表思念;欲得周郎顾,原君来呵护;时时误拂弦,早日来身边;祝愿单身朋友早日找到另一半,幸福快乐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