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ìzhèng

对证


拼音duì zhèng
注音ㄉㄨㄟˋ ㄓㄥˋ

繁体對證


对证

词语解释

对证[ duì zhèng ]

⒈  核对证实。

反复对证。
对证事实。

verify; check;

引证解释

⒈  核对证实。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六:“子木 夜寝,忽闻有人道 弼 姓字者,俄顷而到 子木 堂前,谓之曰:‘卿以枯骨腐,专可诬,当以某日夜,更典对证。’”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三折:“要来对证这一桩事哩。”
《西游记》第九七回:“一则吊问,二来与他对证对证,看是何人见我做贼。”
刘亚舟 《男婚女嫁》第十一章:“潘旺发 不识字, 程济仁 说的这些是不是报纸上的话,他没法对证。”

⒉  针对病症;药物与病症相适合。

《西游记》第六九回:“诊了脉,如今对证制药哩。”
鲁迅 《南腔北调集·经验》:“吃了毒的就死,吃了不相干的就无效,有的竟吃到了对证的就好起来了。”

国语辞典

对证[ duì zhèng ]

⒈  为证明事实而互相比对言词。

《三国演义·第二三回》:「操恐打死,无可对证,令狱卒揪去静处,权且将息。」
《红楼梦·第八一回》:「这老货已经问了罪,决不好叫他来对证。」

对质

⒉  证据。

《红楼梦·第六九回》:「如此没有对证,只好由他去混说。」

分字解释


※ "对证"的意思解释、对证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许多律师努力对证人们摆“野牛阵”以便他们能得到可能有助于赢得官司的某些回答。

2、在法庭上经过对证,他的险恶用心一下子就暴露无遗了,人们这才认清了他的真面目。

3、通过对证候本质研究的历史回顾,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证候本质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4、反正托土地爷老人家的福,自己是从土地里面钻出来的,关于两人谁是先来者谁是后来者死无对证

5、从刑事程序法角度而言,应加强对证人保护,证据收集的手段应该扩大,应与其他国家签订赃款分割协议。

6、她失去了三部经书,生怕教主怪罪,将一切推在两个死人头上,这叫做死无对证,倒也聪明得紧。

7、我们在个案中找到个案发生的具体原因对证下药。

8、逐次对证后,他终于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9、如上题请猜猜你的家人所喜好的“爱的言语”,回家后跟他们对证一下。

10、辨证不准,心中无数者用药势必杂乱无章;辨证准确则能对证下药,往往事半功倍。

11、如佛陀曾经所说,止与观两者对证得良好、有力的诸种定境都是必要的。

12、韩国的反应是立刻把这个神秘组织全体上下归为了韩国人,这种伎俩是他们最拿手的,反正死无对证,怎么说都行。

13、同时,我们对证券交易印花税调整导致股价波动性的效应进行了成因分析。

14、他以为死无对证,拒不交待罪行,但终没逃过法律的制裁。

15、在分析出系统加密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用假设特殊底码方式,推导用户的私人密钥,进而完成对证券交易加密通信系统的安全性评估。

16、安王听完后沉默不语,他认为那些人此来定是想对公主下手,毕竟公主一死,那么所有的事情都死无对证

17、结合威武哥给我的功法,加上刚刚胡夫的介绍,两两对证,似乎威武哥的世界也是如此修炼吧。

18、我非要跟你去!我要当面锣对面鼓的跟他对证!我不信他就哪么能!是铜锤铁打的!

19、如果以死无对证任谁都可以伪造的小小蜡丸就定如此忠臣死罪,是否能让人信服?岂不是让亲者痛仇者快吗?

20、君不见,最早记载传国玺上文字的人不是司马迁、班固等人,而裴松之、张守节等都是引用早已亡佚了的著作的,这本身就是一种“死无对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