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ái

财利


拼音cái lì
注音ㄘㄞˊ ㄌ一ˋ

繁体財利

财利

词语解释

财利[ cái lì ]

⒈  财物货利。

引证解释

⒈  财物货利。

《周礼·夏官·合方氏》:“合方氏掌达天下之路,通其财利。”
《汉书·贡禹传》:“求士不得真贤,相守崇财利,诛不行之所致也。”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一书》:“近世学士,饰藻繢以夸詡,增刑法以趋嚮,析财利以拘曲者,则有闻矣。”
清 蒋士铨 《香祖楼·录功》:“你两隻眼光睩睩,专谋财利。”

分字解释


※ "财利"的意思解释、财利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当时"台省元臣,郡邑正官及雄要之职"既都是蒙古人和色目人,他们把持官场,只讲亲族朋党的关系,以权势财利狼狈为犴,有真才实学的人反被排斥,无缘进身用世。

2、财利之生征矣,贪以不得;善政必简矣,苟以乱之;善言必听矣,详以失之;规谏日至,烦以不听矣。

3、, 人们追逐财利,就如同往水中和火中跳一样,前面的人虽然已经败亡,但后来的人却并不会因此退缩,反而重蹈覆辙。

4、当时"台省元臣,郡邑正官及雄要之职"既都是蒙古人和色目人,他们把持官场,只讲亲族朋党的关系,以权势财利狼狈为犴,有真才实学的人反被排斥,无缘进身用世。

5、当时"台省元臣,郡邑正官及雄要之职"既都是蒙古人和色目人,他们把持官场,只讲亲族朋党的关系,以权势财利狼狈为犴,有真才实学的人反被排斥,无缘进身用世。

6、当时"台省元臣,郡邑正官及雄要之职"既都是蒙古人和色目人,他们把持官场,只讲亲族朋党的关系,以权势财利狼狈为犴,有真才实学的人反被排斥,无缘进身用世。

7、中国宗教局副局长蒋坚永、深圳弘法寺印顺大和尚,柬埔寨副*理任财利、大僧王狄旺、柬中友好协会*席艾森奥等嘉宾500人参加仪式。

8、当时"台省元臣,郡邑正官及雄要之职"既都是蒙古人和色目人,他们把持官场,只讲亲族朋党的关系,以权势财利狼狈为犴,有真才实学的人反被排斥,无缘进身用世。

9、古人云:“祸福无门,惟人所召。”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

10、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 不是恶这个爱那个, 就是重这个轻那个。 你们不能又事奉上帝, 又事奉财利

11、他儿子不行他的道,贪图财利,收受贿赂,屈枉正直。

12、当时"台省元臣,郡邑正官及雄要之职"既都是蒙古人和色目人,他们把持官场,只讲亲族朋党的关系,以权势财利狼狈为犴,有真才实学的人反被排斥,无缘进身用世。

13、抗议人士游行后,随即到市府向市长许财利递交抗议书并举行短暂会谈,要求市府严惩失职人员,以后并谨守人道捕犬的作业规范。

14、当时"台省元臣,郡邑正官及雄要之职"既都是蒙古人和色目人,他们把持官场,只讲亲族朋党的关系,以权势财利狼狈为犴,有真才实学的人反被排斥,无缘进身用世。

15、君子虽然也爱钱财,但是需用合法的正当的途径取得;小人放纵地追求财利,不顾天理国法。

16、当时"台省元臣,郡邑正官及雄要之职"既都是蒙古人和色目人,他们把持官场,只讲亲族朋党的关系,以权势财利狼狈为犴,有真才实学的人反被排斥,无缘进身用世。

17、当时"台省元臣,郡邑正官及雄要之职"既都是蒙古人和色目人,他们把持官场,只讲亲族朋党的关系,以权势财利狼狈为犴,有真才实学的人反被排斥,无缘进身用世。

18、你道何故?只因财利迷心,身家念重,时时防贼发火起,自然梦魂颠倒。

19、人们追逐财利,就如同往水中和火中跳一样,前面的人虽然已经败亡,但后来的人却并不会因此退缩,反而重蹈覆辙。

20、“贪墨败度”因此成为一个成语,形容官员贪图财利,败坏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