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池

词语解释
风池[ fēng chí ]
⒈ 指聚风之处。
⒉ 人体经穴名。位于项后枕骨下两侧。主治眩晕、鼻渊、目赤、耳鸣、夜盲、落枕等症。
引证解释
⒈ 指聚风之处。
引北周 庾信 《奉报赵王惠酒》诗:“风池还更暖,寒谷遂成暄。”
倪璠 注:“风池,如风井之类。 宋玉 《风赋》曰:‘夫风,生於地,起於青苹之末,侵淫谿谷,盛怒於土囊之口。’ 李善 注引 盛弘之 《荆州记》曰:‘“宜都 狼山县 有山,山下有穴,大数尺,为风井。”
土囊,当此之类也。’此云‘风池’,亦犹是矣。” 清 厉鹗 《秋日同少穆竹田敦复过报国院》诗:“风池时动树,秋宇欲销云。”
⒉ 人体经穴名。位于项后枕骨下两侧。主治眩晕、鼻渊、目赤、耳鸣、夜盲、落枕等症。
引《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胆经穴歌》:“风池肩井渊液长,輒筋日月京门乡,带脉五枢维道续,居髎环跳市中瀆。”
注:“从脑空下行耳后,下髮际陷中,大筋外廉,按之引於耳中,风池穴也。”
分字解释
※ "风池"的意思解释、风池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阳白、下关、颊车透地仓、风池、足三里为一组;丝竹空、迎香透四白、太阳透下关、完骨、合谷为一组。
2、通常肩颈酸痛,中医针灸病患背部,肩中俞、肩外俞、大椎、风池等穴道,就可以缓解酸痛、畅通气血,到底中医师针灸是哪里出了错,还要等卫生局厘清。
3、风池诏令子,喜听东山复起,一门济美报清时。
4、症状是头晕而痛,多烦易怒,目赤耳鸣,不能入眠,治疗选取行间、足窍阴、风池、神门,耳鸣目赤加太阳、翳风。
5、目的评价高压氧和康复训练联合风池穴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的临床效果。
6、颈部是人体的“要塞”,颈部充满血管,还有很多重要的穴位,比如颈椎上有大椎穴、风池穴,还有延伸到肩部的肩井穴。
7、由于睡姿不好或受冷风吹等,时有落枕发生,颈、肩部剧痛,按摩天牖、风池、哑门、天柱、肩中俞、肩并、秉风,或乳突、发后、手三里等。
8、睛明、上睛明、攒竹、鱼腰、丝竹空、承泣、新明、风池、百会、内关等,以疏通经络,恢复泪腺功能。
9、睛明、攒竹、太阳、风池、四白、翳明、视区等。
10、有风池穴压痛,拒按压,有时则表现为虽压之疼痛,但喜按,病人诉压有“舒适性疼痛”。
11、然后不能够左顾右盼,对肩外俞以及风池穴还有后溪穴进行针灸。
12、早上起床后,开窗通气,再用两手按摩风池穴、迎香穴、腹部、手三里、足三里。
13、观察风池穴封闭结合温针灸治疗枕大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14、风池穴为少阳、阳维之会,阳维主一身之表,因受风邪所致的疾病,皆为本穴主治范畴。
15、前言:笔者在跟随导师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风池穴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灵活,临床疗效显著。
16、[目的]运用风池穴按揉术治疗颈性头痛,同时建立诊断规范化、疼痛指数量化、手法量化的方案。
17、症状为头晕而痛,多烦易怒,目赤耳鸣,不能入眠,治疗选取行间、足窍阴、风池、神门,耳鸣目赤加太阳、翳风。
18、不能前后俯仰者,取大抒、京骨穴、昆仑穴;不能左右回顾者,取肩外俞、后溪、风池穴。
19、缓解颈椎不适的穴位是风池穴。
20、风池穴治疗偏头痛应用广泛,疗效肯定,已得到了古今文献的普遍支持。
相关词语
- fēng shuāng风霜
- fēng lì风力
- fēng yùn风韵
- fàng fēng放风
- fēng sāo风骚
- fēng yuè风月
- fēng huā风花
- chéng fēng成风
- fēng fān风帆
- bào fēng暴风
- fēng tou风头
- fēng sù风速
- fēng chén风尘
- fēng huà风化
- fēng fēng yǎ yǎ风风雅雅
- fēng fēng yùn yùn风风韵韵
- fēng zī风姿
- chén fēng晨风
- fēng fēng huǒ huǒ风风火火
- fēng yī风衣
- yīn chí阴池
- cán chí蚕池
- chā chí差池
- chí tán池潭
- diàn chí电池
- chí pàn池畔
- é chí鹅池
- chí qì池砌
- chí wén池文
- hé chí河池
- chéng chí城池
- huā chí花池
- tiān chí天池
- chǔ chí楚池
- chí guān池观
- chí jìng池镜
- chí huáng池隍
- bà chí罢池
- chí zé池泽
- gù chí故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