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iwèi

北魏


拼音běi wèi
注音ㄅㄟˇ ㄨㄟˋ
词性名词

北魏

词语解释

北魏[ běi wèi ]

⒈  北朝之一,公元386-534,鲜卑人拓跋珪所建,后来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参看“南北朝”。

引证解释

⒈  指 秦 汉 之际 魏豹 建立的政权。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汉 王发 蜀汉,定 三秦 ;涉 西河 之外,援 上党 之兵;下 井陘,诛 成安君 ;破 北魏。”
司马贞 索隐:“谓 魏豹 也。 豹 在 河 北故也。亦谓 西魏,以 大梁 在 河 南故也。”

⒉  朝代名。亦称 后魏 (386-534)。 北朝 诸国之一。 鲜卑 人 拓跋珪 所建。后来分裂为 东魏 和 西魏。

《陈书·何之元传》:“獫狁 孔炽,鯁我中原,始自一君,终为二主,事有相涉,言成混漫。今以未分之前为 北魏,既分之后 高氏 所辅为 东魏,宇文 所挟为 西魏,所以相分别也。”

⒊  指魏碑体。

《冷眼观》第七回:“右首是 陶濬旦 的北魏‘避月阁十八岁小影’八个大字。”

国语辞典

北魏[ běi wèi ]

⒈  后魏的别名。参见「后魏」条。

英语Wei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386-534)​, founded by the Tuoba 拓跋 branch of Xianbei 鮮卑|鲜卑

德语Nördliche Wei-Dynastie (Gesch)​

法语Dynastie Wei du Nord

分字解释


※ "北魏"的意思解释、北魏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北魏在平城时代进入了由游牧政权向封建政权过渡的历史时期。

2、孙秋生、刘起祖是北魏新城县的功曹,在孝文帝迁都洛阳之时,组织包括官居四品职事官在内的二百人造像,表示对北魏王朝的忠诚。

3、北魏平城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继汉代之后又一个吉语瓦当高峰期。

4、墓志记述了北魏著名建筑师、洛阳永宁寺的建造者郭安兴的重要事迹。

5、从1994年至1996年,辽宁省朝阳市博物馆在市区内发掘了12座北魏时期的墓葬。

6、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这里是潜溪寺,龙门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窟。

7、嵩阳书院原址为嵩岳寺,建于北魏太和八年(公无484年)。

8、北魏前期,平城作为北魏首都,是在和西域诸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交流的重要平台。

9、本文对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北魏墓群出土的颅骨进行人种学研究。

10、北魏太武帝是值得称颂的人物。

11、龙门石窟莲花洞建于北魏,多年以来因其岩体具可溶性,又受裂隙切割而损害严重。

12、云冈北魏中期石窟天井所见四角叠涩图形、西域式飞天,又反映了与敦煌的联系。

13、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革姓氏,把鲜卑族的拔列氏改为梁氏。

14、佛光寺始建于北魏,后来被毁。

15、公元495年北魏太和十九年,孝文帝为安顿远道而来的天竺僧人跋陀,在嵩山敕建少林寺。

16、因此,北魏后期“道”的设置是与大使、征讨都督和行台的任职联系在一起的。

17、研究结果表明大同北魏居民属于亚洲蒙古人种,并且与现代东亚蒙古人种在形态特征上最为接近。

18、北魏和平年间,大和尚昙曜承拓跋氏之意在北魏京城大同修寺尊佛,遂于西郊武周山,依山建寺,并于山崖之上开凿石窟及佛像,便是著名的昙曜五窟。

19、近年来,洛阳出土北魏墓志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材料。

20、鲜卑拓跋氏建立北魏政权后,没有强制推行本民族的文化,而是自觉的被汉文化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