恤民

词语解释
恤民[ xù mín ]
⒈ 谓忧虑人民的疾苦。
引证解释
⒈ 谓忧虑人民的疾苦。
引《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古之治民者,劝赏而畏刑,恤民不倦。”
《后汉书·陈蕃传》:“今失其劝种之时,而令给驱禽除路之役,非圣贤恤民之意也。”
宋 司马光 《言赈赡流民札子》:“如此处置,欲以为恤民之名,掩人耳目则可矣。”
清 朱仕琇 《太学生陈君墓志铭》:“彼皆柄国政,戴於民上,其恤民宜也。”
分字解释
※ "恤民"的意思解释、恤民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今司徒知命,遗言恤民,必欲崇约,可谓善始令终者也。
2、在其诗作中,努力追求一种人格美,忧国恤民,力求建立一种人际和合的德治社会。
3、清咸丰朝帝师杜受田(今滨城镇人)一生忧国恤民,在晚清朝野颇有影响。
4、在甘肃任职20余年,恤民惠政,善析冤狱,乐育人才,“荒政所活者数万人,书院所成者数百士”,被称为“神君”、“生佛”,尤为陇西人民所竞颂。
5、时诸州长吏多武夫,专以军旅为务,不恤民事;知诰在升州,独选用廉吏,修明政教,招延四方士大夫,倾家赀无所爱。
6、顺天恤民解释:顺:依顺,顺从;恤:体恤。顺应天意,体恤民众
7、掩骼埋胔解释:指收葬暴露于野的尸骨。为古代的恤民之政。
8、一幕幕满室书香、开窗幽绿的场景,一位位儒雅可掬、忧国恤民的学者,一次次情理融通、感悟激生的谈心。
9、彼研讨也,则有忧国恤民,回报社会,满腔热忱,感极而迸发矣。
10、惟有德义者,方能恤民。能恤民者,方能用兵。
11、朕与单于俱由此道,顺天恤民,世世相传,施之无穷,天下莫不咸便。
12、保民恤民、厚生利用的原则就必须反对战争,而即使而“止戈为武”、“以战止战”是必要的,那么它也必须最大限度地不伤及无辜,不破坏民生。
13、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于人君正心术以立纲纪。朱熹
14、伏承求恤民瘼,宣布诏条,去宿弊以便人,兴无穷之长利。
15、刘伯温是一位清官,廉直恤民,秉公执法,以高尚的官德和人格魅力流传后世。
16、端午节是人们为屈原忧国恤民的爱国精神感动的日子。
17、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于人君正心术以立纲纪。
18、惟有德义者,方能恤民。能恤民者,方能用兵。冯梦龙
19、是故先王非务武也,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32)。
20、感恩笑愧怍,恤民思清廉。
相关词语
- rèn xù任恤
- cí xù慈恤
- kuān xù宽恤
- fèng xù俸恤
- shǎng xù赏恤
- zhāo xù昭恤
- tǐ xù体恤
- xù mǐn恤闵
- xù mín恤民
- xù wěi恤纬
- ān xù安恤
- xù shān恤衫
- juàn xù眷恤
- xù lài恤赉
- shěng xù省恤
- xù huāng恤荒
- jiù xù救恤
- huì xù惠恤
- xù shèn恤慎
- xù lǐ恤理
- mù mín牧民
- mín xiào民校
- mín zhái民宅
- mín quán民权
- mín háng民航
- mín xīn民心
- mín zú民族
- nóng mín农民
- yí mín移民
- bì mín痹民
- mín zhèng民政
- mín yáo民谣
- mín yòng民用
- zì mín字民
- mín guó民国
- mín sú民俗
- mín shì民事
- mín bàn民办
- mín gōng民工
- rén mín mín zhǔ zhuān zhèng人民民主专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