笾豆

词语解释
笾豆[ biān dòu ]
⒈ 笾和豆。古代祭祀及宴会时常用的两种礼器。竹制为笾,木制为豆。借指祭仪。
引证解释
⒈ 笾和豆。古代祭祀及宴会时常用的两种礼器。竹制为笾,木制为豆。
引《礼记·礼器》:“三牲鱼腊,四海九州之美味也;籩豆之荐,四时之和气也。”
孔颖达 疏:“盛其饌者,即三牲鱼腊籩豆是也。”
《后汉书·东夷传·濊》:“其人终不相盗,无门户之闭。妇人贞信。饮食以籩豆。”
《旧唐书·后妃传上·中宗韦庶人》:“帝纳其言,以后为亚献,仍以宰相女为齐娘,以执籩豆。”
⒉ 借指祭仪。
引宋 苏辙 《谢讲彻<论语>赐燕状》之一:“深念勤劳,式均燕喜,籩豆有楚,鐘鼓毕陈。”
章炳麟 《訄书·徵七略》:“其细者,籩豆之事,佐史之职,官别为书, 与 周时赞大行相似。”
国语辞典
笾豆[ biān dòu ]
⒈ 古代祭祀燕享时,用来盛枣栗之类的竹器和盛菹醢之类的高脚木器。
引《论语·泰伯》:「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分字解释
※ "笾豆"的意思解释、笾豆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殿内设列圣列后龙凤神宝座、笾豆案、香帛案、祝案、尊案等。
2、帝纳其言,以后为亚献,仍以宰相女为齐娘,以执笾豆。
3、观于祭祀,纳酒浆笾豆菹醢,礼相助奠。
4、霸主有旰食之忧,黎民怀荼毒之痛,戎首交并于中原,何遽笾豆之事哉!然“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5、那庙中陈设的器数,如笾豆、玉帛之类,周旋的仪节,如灌献酬酢之类,每事都详细访问,却似不曾知道的一般,盖惟其敬之至,故其间之详如此。
6、馈赠使团成员的腥、饪、饩、米禾、刍薪等的数量,以及陈设时正鼎、陪鼎、笾豆、?簋的位置、朝向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不得随意摆放。
7、凡祭祀,共五齐、三酒、牲牢、郁鬯及尊彝、笾豆、簠簋、鼎俎、铏登之实,前期饬有司办具牲镬,视涤濯,奉牲则告充告各,共其明水火焉。
8、三牲五谷备齐,鬯酒是选用上等秬黍酿的旨酒,所有的簋缶鼎釜笾豆均己妥当。
9、祭日皆以立冬,祭官皆定州守土者,祭祀为中礼,其牲皆用太牢,祭祀器物为笾豆各四。
10、祭灶时要设立神主,设祭品,陈列鼎俎,设置笾豆,迎尸等等,有明显的原始拜物教痕迹。
相关词语
- jiā biān嘉笾
- biān guǐ笾簋
- biān dòu笾豆
- sī biān zhí dòu司笾执豆
- bēi biān卑笾
- biān jì笾祭
- biān dòu yǒu jiàn笾豆有践
- dòu biān豆笾
- xiū biān羞笾
- biān xíng笾铏
- jiā biān加笾
- biān sǔn笾笋
- qián dòu乾豆
- dòu xiàng豆象
- kāng dòu穅豆
- hóng dòu红豆
- dòu qīng豆青
- dēng dòu登豆
- dòu zhī豆枝
- dòu dēng豆登
- máo dòu毛豆
- dòu péng豆棚
- chǔ dòu楚豆
- qīng dòu青豆
- dòu shǔ豆鼠
- dòu qí豆萁
- dòu miáo豆苗
- bào dòu爆豆
- dòu jiǎo豆角
- dòu kòu豆蔻
- dòu cuò豆莝
- dòu zhī豆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