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úwén

流闻


拼音liú wén
注音ㄌ一ㄡˊ ㄨㄣˊ

繁体流聞

流闻

词语解释

流闻[ liú wén ]

⒈  辗转传闻;流播。指传闻之事。

引证解释

⒈  辗转传闻;流播。

《后汉书·刘盆子传》:“吏人负献,輒见剽劫,流闻四方,莫不怨恨。”
《新唐书·房琯传》:“始, 邠 以武将领刺史,故纲目废弛,即治府为营,吏攘民居相淆讙。 琯 至,一切革之,人以便安,政声流闻。”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盖其少年欲有所济於天下,而托之讽諭,冀以流闻宫禁,裨益时政。”

⒉  指传闻之事。

《汉书·五行志中之下》:“今即位十五年,继嗣不立,日日驾车而出,泆行流闻,海内传之,甚於京师。”

分字解释


※ "流闻"的意思解释、流闻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流闻东军失备,师徒小衂,辍食弃餐,奋袂攘衽,抚剑东顾,而心已驰于吴会矣。

2、使彼德靡加吾,而此善流闻,归重邦国,弘明远风,折冲於枕席之上,校胜於帷幄之内,倾敌而不以甲兵之力,保国而不浚沟池之固,信义感於寇仇,丹怀体於先日。

3、三者在所至处,众所不敬;四者丑名恶声,流闻天下;五者身坏命终,当入地狱。

4、我本与大杲毫无干系,被西日昌强行劫掠,强颜欢笑又或抵死顽争,却从来没对上他半点上风。阁下风吟花间语,幽咽泉流冰下难。盛京西望无来路,临川东流闻恸声。周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