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ànhuā

探花


拼音tàn huā
注音ㄊㄢˋ ㄏㄨㄚ
词性名词

探花

词语解释

探花[ tàn huā ]

⒈  明清两代称科举殿试考取一甲(第一等)第三名的人。

number three on imperial examination;

引证解释

⒈  看花。

唐 皮日休 《春雨》诗:“野客正閒移竹远,幽人多病探花稀。”
宋 陆游 《初春探花有作》诗:“流落天涯何足道,年年常策探花功。”

⒉  犹采花。喻寻求女子的爱情。

明 陆采 《怀香记·掾房订约》:“前日 春英 到寓所来説,小姐垂盼小生,要求相会。我想潭府深沉,难展探花之手。”

⒊  宋 以后称科举考试中殿试一甲第三名。本于 唐 的探花使。参阅 清 赵翼 《陔馀丛考·状元榜眼探花》。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士人赴殿试唱名》:“伺候上御 文德殿 临轩唱名,进呈三魁试卷,天颜亲覩三魁,排定名姓资次……第一名状元及第,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国语辞典

探花[ tàn huā ]

⒈  科举时代殿试一甲第三名。

《红楼梦·第二回》:「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

⒉  看花。

唐·皮日休〈奉和鲁望春雨即事次韵〉:「野客正闲移竹远,幽人多病探花稀。」

英语candidate who came third in the Han-lin examination, see 狀元|状元[zhuang4 yuan2]

分字解释


※ "探花"的意思解释、探花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你虽是探花郎大翰林,却从未理过民政财政,未看懂皇上新政之用意也实属正常,却不该以自己的管窥之见随意非议国政,扰乱视听。

2、秀才考学压力大,考前做梦会说话。同一梦境两说法,关键时刻威力大。精神振奋去应考,结果居然中探花。准备充分是基础,积极心态帮助他。

3、到了李探花这一代,膝下两位少爷却又中了两个探花

4、根据颁奖现场的最新消息显示,郑智在先生评选中名列第三,评分获得86分,以8分和16分之差不敌卡里米和李根镐,位列探花之位。

5、李小刀的语气,越来越沉重,就如一位忧国忧民的朝廷重臣,他的气质,像极了例无虚发的小李探花

6、镇内有占地40亩的双塔民俗园,有始于明代的“大欧鸟笼”、爱国将领李探花府、武术村张王庄等文化旅游资源。

7、久仰‘小李探花’一向淡泊名利,视富贵如浮云,二十年前弃功名如粪,十年前又散尽了万贯家财,隐姓埋名,萧然出关……古龙

8、进明择富贵而张巡择功名,二人同榜中第,巡为探花而进明仅为进士,又同掌兵事,巡为天下名将而进明阶在其上却寂寂无闻,然而进明一生历富贵,终老田园。

9、都以为毛爷爷一如既往登坛拜将,“探花元帅”。

10、侦探花了数月时间搜集证据。

11、按说林如海也是钟鼎之家、书香之族,探花出身,钦点的巡盐御史。

12、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通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13、撑不住?我听说探花郎也颇为玉树临风,虽然比不上这个貌似潘安、雅人深致,但是当驸马么也勉强可以。

14、所谓浪子,我行我素,他可以举杯倚楼纵酒,也可能拥美携娇出游,既有楚香帅的妙手空空,也有李探花的孤胆神秘。

15、初次登场的李探花翩翩白衣从天而降,忧郁伤怀不知令多少少女心甘情愿地沉沦。

16、四月十三,正是周年。抢了恩科的探花入府,除了苏公子一杯加了料的茶,还另沏了一杯茶,霜白似雪,形弯如钩。大风刮过

17、李探花年年考第3名,所以大家都叫他探花

18、洞房花烛花非花,金榜题名书神话。檐宫折挂刷刷刷,状元榜眼与探花。QQ农场挖挖挖,锄到金豆与金瓜。从今跃上千里马,雄关漫道从头跨!祝君高中!

19、来自ESPN得消息,篮网愿意提供一份交易提案,包括今年探花秀费沃斯,未来的首轮选秀权以及墨菲和亨弗里斯的到期合同。

20、十三岁那年,我始登基,恩科取士,琼林宴上,那探花郎只因被我多看了两眼便悲愤跳了太清池,表示宁死不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