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器


拼音jì qì
注音ㄐ一ˋ ㄑ一ˋ


祭器

词语解释

祭器[ jì qì ]

⒈  祭祀时用的器具。

sacrificial utensil;

引证解释

⒈  祭祀时所陈设的各种器具。

《礼记·王制》:“祭器未成,不造燕器。”
《战国策·齐策四》:“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於 薛。”
《史记·张仪列传》:“出兵 函谷 而毋伐,以临 周,祭器必出。”
司马贞 索隐:“凡王者大祭祀必陈设文物轩车彝器等,因谓此等为祭器也。”
《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四年》:“庚午,詔有司更造祭器、祭玉等。”

国语辞典

祭器[ jì qì ]

⒈  祀神祭祖时所用的礼器。

《礼记·王制》:「祭器未成,不造燕器。」
《战国策·齐策四》:「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

英语ritual dishes, sacrificial vessels

法语plat rituel, récipient sacrificiel

分字解释


※ "祭器"的意思解释、祭器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一个手工切割的水晶球被一个金属环环绕着,这个金属环作为宗教祭器使用,其历史可以追溯到青铜时代。

2、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古代宗庙中盛生黍的祭器,常用来比喻有立朝执政才能的人)。

3、武王伐纣,攻占殷商都城时,微子“乃持其祭器造於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

4、看来你找到最后的阿卡那祭器了。

5、由此可见,祖先崇拜是先于一切日常生活的首要事情,祖庙及祭器高于一切其他日用器物。

6、大鼓是基诺族神圣的祭器和乐器。

7、舜禅天下而传之于禹,禹作为祭器,墨漆其外,而朱画其内,缦帛为茵,蒋席颇缘,觞酌有采,而樽俎有饰,此弥侈矣,而国之不服者三十三。[造句 网]

8、那男人很快就要将阿卡那祭器带来。

9、而将礼器分为祭器与明器两类,则是依照存在人与鬼神的两个世界的理论。

10、这瑚琏乃是上古时期,宗庙当中盛放黍稷的祭器,由此可见,孔子对子贡的评价之高,将他比喻成为瑚琏,意思就是子贡有安邦治国的才能。

11、周武王灭商后,微子持祭器造于武王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矛、膝行而前,向武王说明自己远离纣王的情况。

12、看来你找到最后的阿卡那祭器了.

13、祭器色彩淡化,仿古成为风尚,在日用瓷上亦多体现,与两宋工艺美术的典雅风貌直接关联。

14、……夏后六祭器被双鹤丢落于世,祭器有灵,化为六子,称霸世界。

15、舜禅天下而传之于禹,禹作为祭器,墨漆其外,而朱画其内,缦帛为茵,蒋席颇缘,觞酌有采,而樽俎有饰,此弥侈矣,而国之不服者三十三。

16、周武王伐纣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牛,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

17、朱书数字和祭祀礼仪有关,极可能是祭祀活动时用以表示祭器陈列位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