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府

词语解释
六府[ liù fǔ ]
⒈ 古以水、火、金、木、土、谷为“六府”。上古六种税官之总称。即六腑。指身体的外形。文昌宫之六星。古乐章名。
引证解释
⒈ 古以水、火、金、木、土、穀为“六府”。
引《左传·文公七年》:“六府、三事,谓之九功。水、火、金、木、土、穀,谓之六府。”
《书·大禹谟》:“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
孔颖达 疏:“府者,藏财之处;六者,货财所聚,故称六府。”
《魏书·高闾传》:“重光丽天,晨暉叠旦。六府孔修,三辰贞观。”
宋 王禹偁 《拟封田千秋为富民侯制》:“是故朝有八政,货食为先;世修六府,土穀在列。”
⒉ 上古六种税官之总称。
引《礼记·曲礼下》:“天子之六府,曰司土、司木、司水、司草、司器、司货,典司六职。”
郑玄 注:“府,主藏六物之税者,此亦 殷 时制也。”
《墨子·节葬下》:“五官六府。”
孙诒让 间诂:“六府,古籍无明文。 《曲礼》‘六府’, 郑 君以为 殷 制,则非 周 法。 《左传·文七年》、《大戴礼记·四代篇》并以水火金木土穀为六府,亦非官府。 《汉书·食货志》説 太公 为 周 立九府圜法, 颜 注谓即《周官》大府、玉府、内府、外府、泉府、天府、职内、职金、职币等官。若然,天子有九府,六府或亦诸侯制与?”
清 高其倬 《蓟州新城》诗:“九门戒楼櫓,六府严关扃。”
⒊ 即六腑。
引《庄子·列御寇》:“穷有八极,达有三必,形有六府。”
成玄英 疏:“八极三必穷达,犹人身有六府也。”
南朝 宋 何承天 《雉子游原泽篇》诗:“冰炭结六府,忧虞缠胸襟。”
宋 梅尧臣 《樊推官劝予止酒》诗:“每饮輙呕泄,安得六府和?”
⒋ 指身体的外形。
引《金瓶梅词话》第二九回:“这位娘子,三停平等,一生衣禄无亏,六府丰隆,晚岁荣华定取。”
⒌ 文昌宫之六星。
引《晋书·天文志上》:“文昌六星,在北斗魁前,天之六府也,主集计天道。”
⒍ 古乐章名。
引《尚书大传》卷一下:“歌《大化》、《大训》、《六府》、《九原》,而 夏 道兴。”
郑玄 注:“四章皆歌 禹 之功。”
分字解释
※ "六府"的意思解释、六府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柳若水吸入魔罗鬼气后,昏迷的她却全身颤抖,仿佛自身在抵御着这鬼气的入侵,可是毫无武学根基的她,瞬间被魔罗鬼气攻破防线,侵入至五藏六府内。
2、那人状若癫狂,愤怒、绝望、无奈的叫道,而后好像受到什么刺激似的,右手一震,雷震宇只觉得胸口处传来撕心裂肺的疼痛,五藏六府就要碎裂一般。
3、, 那人状若癫狂,愤怒、绝望、无奈的叫道,而后好像受到什么刺激似的,右手一震,雷震宇只觉得胸口处传来撕心裂肺的疼痛,五藏六府就要碎裂一般。
4、六府出而天下祸纾,外入庙堂,内隐江湖,齐心共济,九州遂平。
5、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泻。
6、周建国的身体还不错,陈暮的神识行过了五藏六府的时候都很顺畅。
7、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写。
8、叶凡添了添嘴唇,决定好好慰劳一下自己的五脏六府,毕竟这些天他在林中受尽了各种饥寒交苦的滋味。
9、兽化后血气运行太猛,导致毒疮破裂,且毒已深入五藏六府,我已经无力回天。
10、五藏六府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
11、采气不在气,口闭双目开,玄机在于目,神气乾鼎聚,五藏六府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
12、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藏六府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然,寸口者,脉之大会……
13、玄帝庙里觅遗踪在六府营村中央,坐落着3间残破庙殿,青砖灰瓦,墙壁斑驳,门窗破旧,荒凉不堪。
14、轰的一声巨响,强劲的气劲将凌沧海轰出数丈之远,顿时五藏六府受其重创,胸骨不知被震断了几根,五官皆被强力气劲震得鲜血直流。
15、直接打在了范晓东的胸膛之上,顿时范晓东的五藏六府就迅速的翻腾起来,一口鲜血便是吐了出来,“没想到这五指魔天还真厉害。
16、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
相关词语
- liù zhǐ六枳
- liù hào六号
- liù wǔ六舞
- liù yín六淫
- liù jiǎo六角
- liù yù六御
- liù zhào六诏
- liù tiān六天
- liù yáng六阳
- liù tiáo六条
- liù yī六一
- liù zhū六铢
- liù yǐn六引
- liù zūn六尊
- jiǔ liù九六
- liù zhèng六正
- bǎi liù百六
- liù zī六齍
- liù liù liù六六六
- liù zǐ六子
- fǔ jīng府经
- fǔ yá府衙
- fǔ rén府人
- běn fǔ本府
- cháng fǔ长府
- fǔ kǎo府考
- fǔ zhái府宅
- fǔ táng府堂
- fǔ lì府吏
- dǐng fǔ鼎府
- fǔ liáo府僚
- fǔ tiè府帖
- cáng fǔ藏府
- fǔ mù府幕
- fǔ sī府司
- cháo fǔ朝府
- chē fǔ车府
- ào fǔ奥府
- fǔ jiè府界
- fǔ shàng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