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ū hé
注音ㄐ一ㄡ ㄏㄜˊ
繁体糾劾
⒈ 亦作“糺劾”。
⒉ 举发弹劾。
⒈ 亦作“糺劾”。举发弹劾。
引《晋书·周处传》:“凡所纠劾,不避宠戚。”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涉务》:“至乃尚书郎乘马,则糺劾之。”
《宋书·刘康祖传》:“前后屡被纠劾, 太祖 以勋臣子,每原贷之。”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一:“违是令者,执政官委御史臺弹奏,尚书已下,听长官糺劾以闻。”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当 和珅 声势熏灼,举朝无一人敢于纠劾。”
1、当然,纠劾地方文武百官,惩治腐败和犯罪,才是巡按御史的中心工作。
2、丁酉,分命使者巡行州郡,听察辞讼,纠劾不法。
3、由于临安府隶属两浙西路,时任浙西提刑的胡颖经办了此案,从重判决荣王府十二人死刑,并纠劾荣王纵容之过,一时震惊朝野。
4、对所属职官未能尽职,或贪污卑鄙操守不修,或无识无能屡招物议者,张之洞也不留情面地一一予以纠劾。
5、所以曹爽丧师,无人纠劾,爽越得专恣,植党营私,骄奢无度。
6、纠劾工部弊窦最多,不避*贵,迁给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