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é

决疑


拼音jué yí
注音ㄐㄩㄝˊ 一ˊ

繁体決疑

决疑

词语解释

决疑[ jué yí ]

⒈  解决凝难问题;判断疑案。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决疑”。解决凝难问题;判断疑案。

《左传·桓公十一年》:“卜以决疑,不疑何卜?”
《鹖冠子·天则》:“圣王者有听微决疑之道。”
《史记·循吏列传》:“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以为理。”
司马贞 索隐:“言能听察微理,以决疑狱。”
唐 白居易 《答卜者》诗:“知君善《易》者,问我决疑不。”
明 刘基 《郁离子·枸橼》:“夫使者所以达主命,释仇讲好,决疑解纷。”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二十章:“嵩 在 建业,常诣 真諦 之弟子 法泰 决疑。”

国语辞典

决疑[ jué yí ]

⒈  解决疑惑。

《左传·桓公十一年》:「卜以决疑,不疑何卜。」
唐·白居易〈答卜者〉诗:「知君善易者,问我决疑不。」

分字解释


※ "决疑"的意思解释、决疑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一项来自于中世纪决疑法,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案指出,道德推理的核心是那些详尽描述的范例,而非原则。

2、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具命也。管仲

3、毕竟,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决疑定计的,而人们在做出决定时也不是必然的需要一个以金钱为导向的运行背景。

4、“钩玄决疑,百年尽瘁,以发扬儒学为己任;廷争面折,一代直声,为同情农夫而执言。

5、说现在《续藏》里有《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拈花悬案已经得到解决,并提及王安石的说法是言之有据的。

6、以吏事精敏,善决疑狱著称。

7、哼,《古脉决疑》和《金关玉锁》一直在武当山紫霄宫,几时到了真人府了?真是痴人说梦。

8、后任刑部郎中,以善决疑狱著称,民呼之为祁佛爷。

9、其决疑平,法务在哀鳏寡,罪疑从轻,加审慎之心。

10、省长对他们说,不可吃至圣的物,直到有用乌陵和土明,决疑的祭司兴起来。

11、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

12、彼愚者之定物,以疑决疑,决必不当。

13、夏承焘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数年的精力旁搜远绍,匡谬决疑,在《词学季刊》上发表了《张子野年谱》等。

14、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

15、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具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