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订

词语解释
考订[ kǎo dìng ]
⒈ 参见:攷订,考订。
引证解释
⒈ 考核订正。
引宋 秦观 《谋主》:“将有天下之事,未尝不先於谋。故考订卿士之议,参酌庶人之言,所以谋之於明也。”
元 揭傒斯 《孔氏谱序》:“拜 曲阜 林庙,且因以考订其谱谍,而收其所未续者。”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若必考订其文法,是责明於垢鉴矣。”
刘师培 《论近世文学之变迁》:“昔 阳湖 孙氏,分著述与考据为二:以考订经史者为考据,抒写性灵者为著作。”
考据订正。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绍兴御府书画式》:“其源委、授受、岁月攷订,邈不可求。”
清 姚鼐 《<泰山道里记>序》:“比有 岱宗 之游,过 聂君 山居,迺索其书读之。其攷订古今,皆详覈可喜。”
国语辞典
考订[ kǎo dìng ]
⒈ 考校订正。
例如:「他从事古籍的考订工作已经有好多年了。」
近校订
分字解释
※ "考订"的意思解释、考订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作者在整理古代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菌物学知识和野外考察,对菌的现代菌物名称进行了考订;
2、我们该怎样处理这些材料呢?首先是进行考订。
3、乾隆以来多朴学,知人论世之文,易触时忌,一概不敢从事,移其心力,毕注于经学,毕注于名物训诂之考订,所成就亦超出前儒之上。
4、此书现今最为流行的本子是中华书局于一九七四年出版的由王仲荦先生手自点校的标点本,该书旁征博引,考订精密。
5、通过对其考订讹字的成就与不足的探讨,对段玉裁相关研究有一个更为客观的认识。
6、本文采用系联法,辅之以比较归纳法,整理考订出《文选》五臣音的声类为4 0个。
7、唐政府组织名医对针灸穴位考订和校定图书,这项工作前无古人。
8、我们该怎样处理这些材料呢?首先是进行考订.
9、并取旧目参互考订,务期翔实,庶免差讹。
10、所以,考订俗字,也是本文的重要内容。
11、鉴于有的学者对该墓等级提出了质疑,本文根据发掘情况和文献记载,对墓主身份进行了进一步考订,对墓中出土的铜铸钱币进行了初步的分类研究。
12、《清人别集总目》在版本源流的考订方面成就斐然,但是在作者事迹,尤其是作者的生卒年岁考订方面则颇多可商之处。
13、所以,考订俗字,也是本文的重要内容.
14、此文首次对这些交往诗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爬梳与考订。
15、但中国古代的典籍汗牛充栋,无论怎样精赅的索引,难免沧海遗珠,一些极微的问题往往会引来烦复的考订。
16、徐中舒先生一生治学颇多建树,他师承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王国维开创的以地下史料考订文献史料的“二重论据”的史论方法,对他影响至深。
17、我们在那儿工作,考订神话、修正寓言,造空中楼阁,因为地上找不到有价值的基础。
18、因此,对该卷的录文进行系统的考订和整理,是本文的着力要做的工作.
相关词语
- zhōng kǎo中考
- jìng kǎo镜考
- jù kǎo具考
- kǎo chì考斥
- cháo kǎo朝考
- quē kǎo缺考
- kǎo qū考区
- kǎo jù考据
- kǎo yán考研
- hé kǎo核考
- kǎo jiào考教
- kǎo qǔ考取
- tǒng kǎo统考
- bó kǎo博考
- jī kǎo稽考
- kǎo chá考查
- kǎo shēng考生
- chá kǎo察考
- guò kǎo过考
- bó kǎo伯考
- shāng dìng商订
- shěn dìng审订
- jiāo dìng交订
- kè dìng课订
- dìng bān订颁
- dìng míng订明
- dìng bǔ订补
- zhòng dìng重订
- jiào dìng校订
- zhèng dìng正订
- dìng méng订盟
- dìng jīn订金
- kē dìng科订
- dìng biān订编
- dìng zhōng shēn订终身
- dìng hù订户
- dìng mài订卖
- dìng què订阙
- chóu dìng雠订
- dìng biàn订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