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利


拼音mò lì
注音ㄇㄛˋ ㄌ一ˋ

末利

词语解释

末利[ mò lì ]

⒈  古代指工商业。指经营工商业所获之利。花名。即茉莉。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指工商业。

《史记·商君列传》:“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復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后汉书·桓谭传》:“夫理国之道,举本业而抑末利。”
宋 曾巩 《上欧阳舍人书》:“推而行之,则末利可弛,本务可兴,富且安者可几而待也。”

⒉  指经营工商业所获之利。

《汉书·贡禹传》:“故民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贫民虽赐之田,犹贱卖以贾,穷则起为盗贼。何者?末利深而惑於钱也。”

⒊  花名。即茉莉。参见“茉莉”。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末利》:“末利花,似蔷蘼之白者,香愈於耶悉茗。”
宋 张孝祥 《临江仙》词:“翠叶银丝簪末利,樱桃澹注香脣。”

分字解释


※ "末利"的意思解释、末利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5岁的新娘艾末利在解开他的15岁的丈夫艾须克手腕上的绳结。 这是西北部拉贾斯坦邦斯列拉普村的婚礼上的一种仪式。

2、窃闻治人之道,防淫佚之原,广道德之端,抑末利而开仁义,毋示以利,然后教化可兴,而风俗可移也。

3、佛陀的弟子有频婆娑罗王、波斯匿王等国王,及韦提希夫人、末利夫人等王妃,也有社会下层的莲花色、摩登伽等。

4、佛陀的弟子有频婆娑罗王、波斯匿王等各国国王,及王妃韦提希夫人、末利夫人,也有低下阶层的莲花色、摩登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