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áng

扬弃


拼音yáng qì
注音一ㄤˊ ㄑ一ˋ

繁体揚棄
词性动词


扬弃

词语解释

扬弃[ yáng qì ]

⒈  哲学上指事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发扬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抛弃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

sublate; develop what is useful or healthy and discard what is not;

⒉  抛弃。

throw away;

引证解释

⒈  哲学名词。德语aufheben的意译。音译为“奥伏赫变”。包含抛弃、保留、发扬和提高的意思。指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不是简单地抛弃,而是克服、抛弃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又保留和继承以往发展中对新事物有积极意义的东西,并把它发展到新的阶段。

秦牧 《长街灯语·北京春节》:“春节的风习也已经受到‘扬弃’了。发扬了好的、健康的,而抛弃了坏的、腐朽的了。”

国语辞典

扬弃[ yáng qì ]

⒈  抛弃。

如:「扬弃颓废消极的想法,重新开始。」

抛弃

分字解释


※ "扬弃"的意思解释、扬弃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新富阶级扬弃了传统的“递延生活计划”(先工作后退休),转而规画独有的生活方式,充分运用新富阶级的通货:时间和移动力。

2、所以,扬弃"革命史"的叙述框架,以现代化作为叙述主线考察历代志士仁人关于现代化的认识和反思,对于重新审视和研究这一段历史是很有益的。

3、由化学性到目的关系的过渡,即包含在化学过程的两个形式的彼此相互的扬弃里。

4、在这15年的痛苦经历中,经济问题中应该扬弃一些什么,成为困扰日本的难题。

5、这些理想依然照亮这个世界,我们不会为了便宜行事而扬弃它。

6、正确的做法是“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

7、其理论体大思精,高屋建瓴,既具前瞻性,又有全局性;既宏观谋划,又微观着眼;既一脉相承,又有扬弃和拓展。

8、他扬弃了那种对于资本主义与现代性所进行的简单的道德批判,取而代之地,他自始至终寻求通过一种细致敏锐的分析的方法,来重新定义这场讨论当中所牵扯到的一切术语,而对于读者来说,这也是他的作品富有挑战性的重要原因。

9、作为自由的主体,人更多地体现了整体的品格;自由与自因、作为整体的“我”与行为之因的重合,则使人的自由与因果制约扬弃了外在的紧张而呈现出内在的相容性。

10、所以,扬弃"革命史"的叙述框架,以现代化作为叙述主线考察历代志士仁人关于现代化的认识和反思,对于重新审视和研究这一段历史是很有益的。

11、所以,扬弃"革命史"的叙述框架,以现代化作为叙述主线考察历代志士仁人关于现代化的认识和反思,对于重新审视和研究这一段历史是很有益的。

12、凡有限之物都是自相矛盾的,并且由于自相矛盾而自己扬弃自己。

13、所以,扬弃"革命史"的叙述框架,以现代化作为叙述主线考察历代志士仁人关于现代化的认识和反思,对于重新审视和研究这一段历史是很有益的。

14、中西方狮形雕塑文化应被作为当代公共艺术的重要创作资源,同时需要保持对传统文化的扬弃

15、总之,陈染对伍尔夫的吸收是带有鲜明的本土化和个体化特征的,是置身于东方文化情境中对异域思潮所做出的扬弃

16、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对列宁的“民族自决权”思想的扬弃

17、语言作为人类的交际工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不断地接收与扬弃

18、马克思扬弃并最终超越了传统形而上学。

19、当然,对于老子德育思想也要有辩证的眼光,扬弃的态度。

20、现象界的事物,都是以这种方式存在的:它的持存直接即被扬弃,这种持存只是形式本身的一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