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īndào

侵盗


拼音qīn dào
注音ㄑ一ㄣ ㄉㄠˋ

繁体侵盜

侵盗

词语解释

侵盗[ qīn dào ]

⒈  侵犯劫夺。

⒉  侵占盗窃。

引证解释

⒈  侵犯劫夺。

《史记·匈奴列传》:“於是戎狄或居于 陆浑,东至於 卫,侵盗暴虐中国。”
《资治通鉴·汉文帝前三年》:“五月, 匈奴 右贤王入居 河南 地,侵盗 上郡 保寒蛮夷,杀掠人民。”

⒉  侵占盗窃。

《后汉书·淳于恭传》:“家有山田果树,人或侵盗,輒助为收採。”
宋 曾巩 《责将制》:“发人採金,无出入之籍,有侵盗之形。”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谢芗泉之疏阔》:“财物奢荡,一任僕人侵盗,毫不介意。”

分字解释


※ "侵盗"的意思解释、侵盗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世世作奸,侵盗县官,进退求便,委曲弄文,以危其君;是谓国奸。

2、又置通关勘合簿,防出纳奸伪,置纲运簿,防运夫侵盗,置馆夫簿,防非理需求,兴利除害,不遗余力。

3、如此,关东长无水灾,北边不忧匈奴,可以省堤防备塞,士卒传输,胡寇侵盗,覆军杀将,暴骨原野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