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身

词语解释
治身[ zhì shēn ]
⒈ 犹修身。
引证解释
⒈ 犹修身。参见“修身”。
引《孔子家语·六本》:“回 有君子之道四焉:强於行义,弱於受諫,怵於待禄,慎於治身。”
宋 苏轼 《司马温公行状》:“治身莫先於孝,治国莫先於公。”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督抚·罗汝敬》:“尔不能治身以取罪,朕特屈法以伸恩宥。”
分字解释
※ "治身"的意思解释、治身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味,省皂纵欲快志,得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2、再拜而退,火帝筑特室,席白茅,闲居三月,每次都从下风膝行而前再拜,请问郁华子至道之道,直到自己明悟这个治身之道。
3、治身养性,务谨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
4、非学无以治身,非礼无以辅德。
5、回有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
6、神犹君也,血犹臣也,气犹民也。故知治身,则能治国也。葛洪
7、知治身能治国也。夫爱其民,所以安其国;惜其气,所以全其身。民散则国亡,气竭则身死。
8、中国传统的与文化原理一致的管理法则是“治心”。 西方管理的特点是着重于“治身”。
9、治身养性,务谨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无防。凡聚小所以就大,积一所以至亿也。
10、治身养性谨务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
11、治身养性者,节寝处,适饮食,和气怒,便动静,在已得者,而邪气无由入。
12、欲不正,以治身则夭,以治国则亡。
13、治身者以积精为宝,治国者以积贤为道。董仲舒
14、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孔子
15、神犹君也,血犹臣也,气犹民也。故知治身,则能治国也。
16、通过身体视角,可以看到“治人”与“治身”、“成”人与“修”身、“身”与“在”之间的密切关联。
17、治国犹於治身:治身之道,务在养神;治国之道,务在举贤;是以养神求生,举贤求安。
18、学而不厌,所以治身也;教而不倦,所以治民也,贤师良友,舍而为非者寡矣。文子
19、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
20、董仲舒的治身观念来源于上古方术及黄老思想,是对经典儒学养身思想的有效补充。
相关词语
- chú zhì除治
- wài zhì外治
- tǒng zhì统治
- zhì huà治化
- zì zhì自治
- dàn zhì弹治
- dū zhì督治
- bì zhì闭治
- tóng zhì同治
- méi zhì没治
- zhì bìng治病
- zhì ráng治穣
- zhǔ zhì主治
- bǔ zhì捕治
- yī zhì医治
- bèi zhì焙治
- pì zhì辟治
- zhì bīng治兵
- zhì mù治目
- zhì bǎo治保
- bàn shēn半身
- dān shēn单身
- tiē shēn贴身
- jìn shēn近身
- huà shēn化身
- cā shēn擦身
- fǎ shēn法身
- tì shēn替身
- jǐn shēn紧身
- hé shēn合身
- ruì shēn锐身
- shēn qián身前
- lǎo shēn老身
- mài shēn卖身
- qián shēn前身
- chán shēn缠身
- rén shēn人身
- fān shēn翻身
- gū shēn孤身
- shēn yáo身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