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义

词语解释
辞义[ cí yì ]
⒈ 辞采和文义。指文章的形式和内容两方面。
⒉ 偏指文义。
⒊ 犹辞章。
引证解释
⒈ 辞采和文义。指文章的形式和内容两方面。
引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箸《中论》二十餘篇,成一家之言,辞义典雅,足传于后。”
晋 皇甫谧 《三都赋》序:“是以 孙卿、屈原 之属,遗文炳然,辞义可观。”
《南史·任昉传》:“四岁诵诗数十篇,八岁能属文,自製《月仪》,辞义甚美。”
⒉ 偏指文义。
引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魏文帝 下詔,辞义多伟,至於‘作威作福’,其万虑之一弊乎!”
唐 韩愈 《答崔立之书》:“足下犹復以为可教,贬损道德,乃至手笔以问之,扳援古昔,辞义高远。”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则确然以文章之事,当具辞义,且有华饰,如文绣矣。”
⒊ 犹辞章。
引《宋书·颜延之传》:“庐陵王 义真 颇好辞义,待接甚厚。”
《南史·殷孝祖刘勔等传论》:“绘 辞义克举,诸子各擅雕龙。”
国语辞典
辞义[ cí yì ]
⒈ 文辞的意义。
例如:「这篇课文的辞义艰深,讲解起来较为费力。」
分字解释
※ "辞义"的意思解释、辞义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庐陵王义真颇好辞义,待接甚厚;徐羡之等疑延之为同异,意甚不悦。
2、好在观象系辞,得象即可忘辞,辞义远非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观象理解我们在时空中的位置。
3、汉字之美在于“三美”的统一与和谐,具有集声音、形象、辞义于一体的特性,这一特性是世界文字中独一无二的。
4、部分既毕,召令草檄,景历援笔立成,辞义感激,事皆称旨。
5、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并因触类,广其辞义。
6、从此种意义上说,孟母择邻而居,实际上是对填充物和辞义注释的选择。
7、李云胜告诉记者,汉字“鲜”是由“鱼”字和“羊”字组合成的,它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
8、所以,汉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
9、击鼓能“音节殊妙”,“声节悲壮”,让听者“莫不慷慨”;为文能“轻重疏密,各得体宜”,“须臾立成,辞义可观”,为人推重。
10、本研究论文在主体结构上共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禁锢之辞义、源流考。
11、第三进为燕翼堂,民国初重建,堂名“燕翼”按辞义有辅佐帝王之寓意,规格与大厅保持一致,月梁雕刻人物故事,明间正中悬挂“燕翼堂”大匾。
相关词语
- cí hàn辞翰
- cí diǎn辞典
- cí gěi辞给
- è cí恶辞
- cí zhǐ辞旨
- bèi cí被辞
- cí jí辞疾
- zàn cí赞辞
- bó cí驳辞
- wài cí外辞
- sōu cí廋辞
- cí zhì辞秩
- cí lǎo辞老
- gào cí告辞
- shuō cí説辞
- zhì cí致辞
- cí fú辞绂
- cí jué辞诀
- bǔ cí卜辞
- cí hǎi辞海
- zàn yì赞义
- yì wù义务
- hán yì函义
- fǎ yì法义
- gài yì概义
- fèng yì奉义
- cùn yì寸义
- zhèng yì正义
- xìn yì信义
- dǎo yì蹈义
- běn yì本义
- gù yì故义
- dá yì达义
- qíng yì情义
- ēn yì恩义
- bǐ yì比义
- wàng yì妄义
- fā yì发义
- fù yì附义
- xiá yì狭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