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ìng

肆应


拼音sì yìng
注音ㄙˋ 一ㄥˋ

繁体肆應

肆应

词语解释

肆应[ sì yìng ]

⒈  谓各方响应。

⒉  引申指善于应付各种事情。

引证解释

⒈  谓各方响应。

《淮南子·原道训》:“是故响不肆应,而景不一设,呼叫仿佛,默然自得。”

⒉  引申指善于应付各种事情。

《清史稿·文宗纪论》:“文宗 遭阳九之运,躬明夷之会,外强要盟,内孽竞作,奄忽一纪,遂无一日之安;而能任贤擢材,洞观肆应。”
郑观应 《盛世危言·西学》:“中外通商已数十载,事机迭出,肆应乏才。”
周素园 《贵州民党痛史》第三篇第十四章:“藎诚 为人木强,拙於言语,肆应非其所长。”
郭沫若 《洪波曲》第五章六:“这也应该是 翰笙 最高兴的一天,善于肆应的 翰笙,他担任着运筹全局的责任。”

国语辞典

肆应[ sì yìng ]

⒈  广泛热烈响应。

《淮南子·原道》:「是故响不肆应,而景不一设。」

⒉  才具开展,能得宜的广泛应付。

如:「肆应之才」。

分字解释


※ "肆应"的意思解释、肆应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而关于反倾销法规撤废问题,经济学家觉得麦凯恩的立场不够坚决,他们认为反倾销法顶多只是特殊利益团体肆应国际竞争的一道护身符。

2、奈人事万变,学业多端,咸赖身中潜蓄之力以肆应

3、燕贼营中纵有管、葛,亦无法可肆应

4、杨振声清正廉洁、平等待人、长于肆应的人格魅力,折射出大学校长的伟岸风范。

5、凡京师治、署、邸、肆应所为,或十条宜省其五,或三条宜除其一;及国容、戎备,在昔应多,在今宜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