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

词语解释
沪剧[ hù jù ]
⒈ 上海的地方戏曲剧种,由上海滩黄发展而成。
英Shanghai opera;
引证解释
⒈ 戏曲剧种。流行于 上海 和 江 浙 部分地区。渊源于 上海 浦东 的民歌东乡调, 清 末形成上海滩簧,其间受苏州滩簧的影响。后采用文明戏的演出形式,发展成为小型舞台剧“申曲”。抗 日 战争后定名为沪剧。主要有长腔长板、三角板、赋子板等。曲调优美,富有 江 南乡土气息,擅长表现现代生活。优秀剧目有《罗汉钱》、《芦荡火种》、《一个明星的遭遇》等。
国语辞典
沪剧[ hù jù ]
⒈ 流行于上海、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的地方戏剧。前身为上海滩黄,民国三十四年(西元1945)定名为「沪剧」。唱腔丰富,曲调优美。伴奏乐器以琵琶、扬琴、南胡、笛、笙等为主。
分字解释
※ "沪剧"的意思解释、沪剧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滩簧是由曲种而嬗变为剧种的一种草根艺术,有着200多年历史,广泛流行于苏浙沪等长江三角洲地区,后来分蘖为锡剧、苏剧、沪剧、湖剧、姚剧、甬剧等。
2、母亲爱看沪剧,去时总带上我,沪剧《罗汉钱》、《碧落黄泉》、《星星之火》也是在群众剧场看的。
3、这年秋冬,由丁是娥、石筱英、解洪元、邵滨孙、筱爱琴等主演,名扬中南海的沪剧新作《罗汉钱》(1952),参加第三届赴朝慰问演出,载誉而归。
4、在粤剧、潮剧、汉剧、闽剧、越剧和沪剧等地方戏曲音乐中,也都用扬琴作为伴奏乐器。
5、他一张张给记者展示,有越剧《红楼梦》、《玉堂春》、《盘夫学夫》等,也有沪剧《大雷雨》、《卖红菱》、《罗汉钱》等名段。
6、Sammy出生于传统的沪剧世家,她以一种新的方式继承了家族的音乐天赋。
7、王盘声学戏的时候,沪剧正处于滩簧改称申曲、从农村转向城市的时期。
8、沪剧流行渊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东乡调,后采用文明戏的演出形式,发展成为小型舞台剧“申曲”。
9、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孙正阳、唐元才、傅希如、倪茂才,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越剧表演艺术家赵志刚、方亚芬、上海文联党组*记宋妍等人冒雨前来送上祝福。
10、下面是沪剧,美雪你听得懂沪剧吗?
11、此外还拟定了包括京昆越沪淮、沪剧、苏州评谈、锡剧在内的第一批记录配像名单,江南曲圣俞粟庐昆曲唱片修复配像等工作也已启动。
12、街头的音响渐渐兴起,上面播着沪剧和长长的唱词。
13、保根的二胡虽然是自学的,但他与拉二胡的普通农村人不同,他们除了会给本地的锡剧沪剧拉配曲外,很少会拉歌曲。
14、12月16日,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和老一辈艺术家王文娟、曹鹏、任桂珍等到上海金山区朱泾镇社区巡演,为千余名社区居民带去了精彩纷呈的表演。
15、从早期的花鼓戏、本滩、申曲,到当代沪剧,已有200多年发展史。
16、沪剧是上海的地方戏曲剧种,历史较短,起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东乡调,在清末演变为上海滩簧,1914年改名为申曲。
17、作为沪剧邵派的创始人,邵滨孙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正式拜在了周信芳门下,并因此改变了申曲过去重唱不重演的习惯。
18、现在几乎只有滑稽演员、沪剧演员才讲老派上海话,其特征就是尖团音。
19、沪剧和越剧这两个地方剧种,在表演和乐曲方面是各有千秋的。
20、身着一袭旗袍的茅善玉唱完沪剧《罗汉钱紫竹调》时,金色大厅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相关词语
- hù jù沪剧
- hù jiā gāo sù gōng lù沪嘉高速公路
- hù dú lěi沪渎垒
- hù jiāng沪江
- hù shàng沪上
- jīng hù tiě lù京沪铁路
- yú hù鱼沪
- hù níng tiě lù沪宁铁路
- hù háng tiě lù沪杭铁路
- hù dú沪渎
- yú hù渔沪
- hù shū沪书
- huó jù活剧
- jù xiàn剧县
- jù běn剧本
- cǎn jù惨剧
- jù zhǒng剧种
- jù xiá剧黠
- jù shǔ剧暑
- jù zhào剧照
- è jù恶剧
- bēi jù悲剧
- diān jù滇剧
- guǎng jù广剧
- dǎi jù傣剧
- jù qíng剧情
- jù yǔ剧语
- jù dú剧毒
- jù zhèn剧镇
- àn jù案剧
- jù yǐn剧饮
- jù tái剧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