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īng

栟榈


拼音bīng lǘ
注音ㄅ一ㄥ ㄌㄩˊ

繁体栟櫚

栟榈

词语解释

栟榈[ bīng lǘ ]

⒈  亦作“栟闾”。

⒉  木名。即棕榈。

⒊  指棕毛。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栟閭”。

⒉  木名。即棕榈。

汉 张衡 《南都赋》:“楈枒栟櫚,柍柘檍檀。”
明 徐渭 《海樵山人新构》诗:“衡门夹栟櫚,卑池注微泻。”

⒊  指棕毛。

《三国志·吴志·董袭传》:“权 讨 黄祖,祖 横两蒙衝挟守 沔口,以栟閭大紲繫石为矴……军不得前。”
《新唐书·南蛮传下·诃陵》:“木为城,虽大屋亦覆以栟櫚。”
宋 陆游 《新制小冠》诗:“悠然顾影成清啸,新制栟櫚二寸冠。”

国语辞典

栟榈[ bīng lǘ ]

⒈  棕榈的别名。参见「棕榈」条。

分字解释


※ "栟榈"的意思解释、栟榈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前期工作进展情况:正在进行景区总体规划修编和栟榈分区详细规划修编。

2、景区总面积28.78平方公里,分别由桃源洞、百丈岩、修竹湾、葛里、栟榈潭五大景区组成。

3、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陆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