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gchóng

桑虫


拼音sāng chóng
注音ㄙㄤ ㄔㄨㄥˊ

繁体桑蟲

桑虫

词语解释

桑虫[ sāng chóng ]

⒈  亦称“桑蟃”。螟蛉的别名。

⒉  清代对替人办丧事者的戏称。

引证解释

⒈  亦称“桑蟃”。螟蛉的别名。

《尔雅·释虫》:“螟蛉,桑虫。”
郭璞 注:“俗谓之桑蟃,亦曰戎女。”
《诗·小雅·小宛》“螟蛉有子” 宋 朱熹 集传:“螟蛉,桑上小青虫也,似步屈。蜾蠃,土蜂也,似蜂而小腰,取桑虫负之於木空中,七日而化为其子。”
唐 白居易 《禽虫》诗之一:“水中科斗长成蛙,林下桑虫老作蛾。”

⒉  清 代对替人办丧事者的戏称。

清 褚人穫 《坚瓠十集·人以虫名》:“元 末, 吴 人呼秀才为米虫。近呼执丧事者为桑虫,以丧桑同音也。”

分字解释


※ "桑虫"的意思解释、桑虫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毕竟,这里是农业地区,尤以出产桑虫、蚕丝和丝绸闻名。

2、虫咬皮炎常见为螨虫、桑虫等所咬。

3、它们把桑虫的幼虫弄来,经过一段时间,就都变成了自己的孩子。

4、“蜀”是四川的古称,因蜀地盛产桑而多有桑虫,桑蚕吐丝作茧而盛产丝,故蜀地自古便有“蚕丛古国”之誉。

5、露桑鸡是以青草、桑叶、桑虫、桑葚为主食,生长周期为150天左右的,90元钱一只,论只不论斤。

6、用百分之五浓度的碘酒或橡者皮膏粘,可以医治桑虫皮炎、松毛虫叮咬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