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ōngyán

空言


拼音kōng yán
注音ㄎㄨㄥ 一ㄢˊ


空言

词语解释

空言[ kōng yán ]

⒈  谓不切实际的话。

⒉  谓只起褒贬作用而不见用于当世的言论主张。

引证解释

⒈  谓不切实际的话。

《吕氏春秋·知度》:“至治之世,其民不好空言虚辞,不好淫学流説。”
晋 卢谌 《览古》诗:“秦 人来求市,厥价徒空言。”
鲁迅 《花边文学·安贫乐道法》:“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⒉  谓只起褒贬作用而不见用于当世的言论主张。

《史记·太史公自序》:“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司马贞 索隐:“空言,谓褒贬是非也。空立此文,而乱臣贼子惧也。”
唐 韩愈 《与孟尚书书》:“孟子 虽贤圣,不得位,空言无施,虽切何补。”
明 梅之熉 《<古今谭概>叙》:“士君子得志则见诸行事,不得志则託诸空言。”

国语辞典

空言[ kōng yán ]

⒈  空泛而不切实际的言论。也作「空谈」。

《文选·谢灵运·晚出西射堂》:「安排徒空言,幽独赖鸣琴。」
《文明小史·第四六回》:「我在西报上,看见这种议论,也不止一次了,耳朵里闹闹吵吵,也有了两三年了,光景是徒托空言罢?」

实话

分字解释


※ "空言"的意思解释、空言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他指出,在传统的中国哲学家中,没有形成"为知识而求知识"的传统,也不重视著书立说,甚至以为"欲托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之深切著明"。

2、若误认艳体,则翡翠被中,芙蓉褥上,既已惠然肯来,岂尚有托空言而有梦别催书之情事哉?

3、人天永隔空羡邢谭二姓好合其惟姻此后高门进谒空言戚谊。

4、百句空言,不如一个行动。

5、他指出,在传统的中国哲学家中,没有形成"为知识而求知识"的传统,也不重视著书立说,甚至以为"欲托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之深切著明"。

6、他指出,在传统的中国哲学家中,没有形成"为知识而求知识"的传统,也不重视著书立说,甚至以为"欲托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之深切著明"。

7、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

8、空言不能成交易。

9、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10、倘再蹈因循敷衍之故辙,空言塞责,省事偷安,宪典具存,朕不能宥。

11、它并非宗教,亦非迷信,更不是乌托邦徒托空言的道理。

12、⊙、百句空言,不如一个行动。

13、说话动听的人只提供空言

14、他指出,在传统的中国哲学家中,没有形成"为知识而求知识"的传统,也不重视著书立说,甚至以为"欲托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之深切著明"。

15、末日终于来临,遥远的智者预言并不是空言诓骗世人,既然无法改变,就让我们一起享受末日吧!!

16、凡有诏令丁宁事皆不行,空言一再,颇类谐戏。

17、他指出,在传统的中国哲学家中,没有形成"为知识而求知识"的传统,也不重视著书立说,甚至以为"欲托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之深切著明"。

18、更叹西星当今之掌权之人,空食国之重饷,与无事时夸夸其谈,空言兴国安邦,而今却束手无策,整日只道对外动兵,历年无果,仍不知悔改。

19、他指出,在传统的中国哲学家中,没有形成"为知识而求知识"的传统,也不重视著书立说,甚至以为"欲托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之深切著明"。

20、事业最要紧,名誉是空言。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