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音

词语解释
切音[ qiè yīn ]
⒈ 由两个字的发音合成另一个字的发音。
英system of indicating sounds by confluent consonants and syllabary;
引证解释
⒈ 汉语注音的一种传统方法。 唐 以前韵书皆称反, 唐 元度 撰《九经字样》时,因藩镇不靖,讳反而言切, 宋 人遂沿称切。合称反切。即用两字拼切给另一字注音。
引章炳麟 《訄书·订文·附正名杂义》:“六书之形声,十固七八,自 叔然、弘嗣,则有切音。”
国语辞典
切音[ qiè yīn ]
⒈ 古代中文用两字并成一音的注音方法。上字取它的声,下字取它的韵与调。如信的切音为息晋切。
英语to indicate the phonetic value of a word using other words
分字解释
※ "切音"的意思解释、切音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统一字音是切音字运动必须面对的问题。
2、除了各省选派的代表,绝大多数是在切音字运动和国语运动中卓有成绩的杰出语文学者。
3、当时社里的元老姚志曾、蔡宾秋、钱大赉、龚之均先生都还在世,他们在发声、吐字、切音、运腔、表达曲情等方面给了孙燕虹很多指点。
4、1892年到1911年,清朝的最后20年,发生过一次切音字运动,即汉字改革和汉语拼音运动。
5、当时卢戆章把它称为“切音新字”,“用拉丁字母及其变体来拼厦门音,声韵双拼,左右横写,声母在右,韵母在左,另加鼻音符号和声调符号”。
6、吉发涵介绍,直音法给不会用切音法的人提供了方便,但有时其直音字更复杂,更不好认。
7、提倡国语、切音字、“我手写我口”。
8、清末切音字运动以失败而告终,并给后人留下了沉重的思考。
9、而现代意义上的普通话,是清朝末年“切音字运动”的积极分子朱文熊提出的。
10、陆费逵提出的使用俗字的简化汉字设想和思路,在当时几乎没有什么回应,当时汉字改革的主流还是切音字、简字等。
11、“普通话”这个名称,是清朝末年“切音字运动”的积极分子朱文熊提出来的。
12、算法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大大地提高了双端发声检测的性能,很好地解决了加入非线性处理后的切音问题。
13、即切音,又有意思,这才是老派翻译雍容高华、书卷满腹的玩法。
14、武达纳是入关第一代,依家谱十二世,是民国时期,以满姓“觉罗”切音,汉译为“赵”。
15、“胡同”一词的来源,一说为蒙语”水井“的汉字表音;一说是来源于汉代”巷“的读音”虹”,切音为“胡洞”。
相关词语
- duān qiē端切
- dū qiē督切
- qiē cuō切磋
- gōng qiē工切
- qiē qiē chā chā切切嚓嚓
- qiè fū zhī yí切
- qiē xiāo切削
- zòng qiē纵切
- qiē huì切汇
- qiè qiè shí shí切切实实
- chuāi qiē揣切
- qiè qiè sī yì切切私议
- qiè chǐ切齿
- cǎn qiē惨切
- fěng qiē讽切
- qiē wù切勿
- zào zào qiē qiē噪噪切切
- gāng qiē刚切
- bù qiè不切
- gěng qiē梗切
- bǐ yīn笔音
- wáng yīn王音
- yīn xùn音讯
- fú yīn浮音
- bǐ yīn比音
- zhēn yīn真音
- pīn yīn yīn xù拼音音序
- chǒu yīn丑音
- chuí yīn垂音
- wěi yīn尾音
- dùn yīn遁音
- fǔ yīn腐音
- fēn yīn分音
- fèng yīn凤音
- yīn zhì音质
- yīn pín音频
- xié yīn谐音
- biàn yīn变音
- yīn xiāng音箱
- cháo yīn朝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