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马

词语解释
胡马[ hú mǎ ]
⒈ 泛指产在西北民族地区的马。
⒉ 指胡人的军队。
引证解释
⒈ 泛指产在西北民族地区的马。
引《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 越 鸟巢南枝。”
《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胡马奚车,罗列阶陛。”
明 李攀龙 《古意》诗:“萧萧胡马鸣,翩翩下枯桑。”
清 蒋士铨 《桂林霜·完忠》:“衙中坐困,空云胡马思归。”
⒉ 指胡人的军队。
引汉 邹阳 《上吴王书》:“臣恐救兵之不专, 胡 马遂进窥於 邯郸。”
《汉书·匈奴传赞》:“使边城守境之民父兄缓带,稚子咽哺, 胡 马不窥於长城,而羽檄不行於中国。”
唐 王昌龄 《出塞》诗:“但使 龙城 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阴山。”
唐 杜甫 《建都十二韵》:“苍生未苏息,胡马半乾坤。”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陈赡传异人胶法》:“得百笏,自谓终身享之不尽。胡马南渡,一扫无餘。”
明 李梦阳 《胡马来再赠陈子》诗:“冬十二月胡马来,白草颯颯黄云开。”
清 孙雨林 《皖江血·遭擒》:“俺只料胡马前来把战挑,那知同胞反与咱兵鏖。”
国语辞典
胡马[ hú mǎ ]
⒈ 泛指我国西北地区所产的马。
引《文选·苏武·诗四首之二》:「胡马失其群,思心常依依 。」
⒉ 胡人的兵马、军队。
引《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赞曰》:「胡马不窥于长城,而羽檄不行于中国,不亦便于天下乎!」
《文选·邹阳·上书吴王》:「胡马遂进,窥于邯郸。」
分字解释
※ "胡马"的意思解释、胡马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李白
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4、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杜甫为我们描写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传神地展现了马的强劲豪迈,让人有一种马鸣风萧萧之感。
5、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6、为了协助解决这些问题,胡马拉提议对采矿业徵收暴利税。
7、“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造 句网
8、原名胡百昌,别名有北风、胡马等。
9、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10、特殊的地理因素和特殊的时代因素相交集,让它既上演杜牧之的风流俊赏,也上演完颜亮的胡马血腥。
11、君子宁折而不弯,况我大汉天子乎!如与匈奴和亲,用公主的千金之体换来胡马不南,我堂堂大汉尊严何在,国威何存!
12、出现在最新发布的录像中的那名男子被确认为胡马姆.哈利勒.阿布-穆拉勒.巴拉维。 他在阿富汗东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的一个主要美军基地引爆了身上的炸弹。
13、苏谢蔡不论发心于“胡马依北风”抑或“越鸟巢南枝”,其能量之迸发、效用之良窳都已有框架,亦即不论哪一位掌理民进党都难脱窠臼。
14、只听得种师极口中念到“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
15、胡马拉曾经被视为是一位坦率直言的国家主义者,他形容自己是中左翼的代表。
16、报道引述专家的话指出,马英九如果当选党*席,无疑将为“胡马会”创造机会,结果可能像是1978年以色列*理比金与埃及总统沙达特的历史性高峰会。
17、今人写诗词如何才能自出机杼?胡马答:文学的风格,归根结底是作家的性情决定的。有什么样的性情,就有什么样的风格。或者说,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便会有什么样的诗。
18、胡马雍王是第二大帝王,他统治过印度、阿富汗和现在的巴基斯坦(1526年改名)等诸多地域。
19、(在《三国演义》和《说岳全传》流行以后)“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0、信关胡马冲,亦距汉边塞。岂依河山险,将顺休明德。
相关词语
- hú bài胡拜
- hú táo胡桃
- hú tiān hú dì胡天胡帝
- chái hú柴胡
- hú sūn胡孙
- hú cáo胡嘈
- hú bǐng胡饼
- hú jié胡孑
- hú shū胡书
- hú qì胡气
- hú qìn胡吣
- hú rán胡髯
- hú tī胡梯
- hú nào胡闹
- gāo hú高胡
- hú luàn胡乱
- hú qí胡骑
- hú shā胡沙
- féi hú肥胡
- hú lái胡来
- mǎ jiāng马缰
- zhòng mǎ重马
- mǎ lè马勒
- zé mǎ泽马
- chū mǎ出马
- kè mǎ课马
- èr mǎ二马
- bǎo mǎ宝马
- zhōng mǎ中马
- mián mǎ蝒马
- mǎ gōng马宫
- mǎ qián马乾
- bái mǎ白马
- mǎ huì马会
- mǎ duì马队
- mǎ xuē马靴
- mǎ dào马道
- mǎ chǎng马场
- mǎ guà马褂
- é mǎ额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