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íng

鸣玉


拼音míng yù
注音ㄇ一ㄥˊ ㄩˋ

繁体鳴玉

鸣玉

词语解释

鸣玉[ míng yù ]

⒈  古人在腰间佩带玉饰,行走时使之相击发声。

⒉  佩玉。

⒊  比喻出仕在朝。

⒋  古琴名。

⒌  指风铃。用碎玉片组成。风吹相击发声,即知有风。古称占风铎。

引证解释

⒈  古人在腰间佩带玉饰,行走时使之相击发声。 《国语·楚语下》:“王孙圉 聘於 晋,定公 饗之。

赵简子 鸣玉以相。”
韦昭 注:“鸣玉,鸣其佩玉以相礼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表》:“天子垂珠以听,诸侯鸣玉以朝。”
宋 黄庭坚 《次韵韩川奉祠西太一宫》之三:“紫府侍臣鸣玉,霜臺御史生风。”

⒉  佩玉。

汉 贾谊 《新书·容经》:“古者圣居有法则,动有文章,位执戒辅,鸣玉以行。鸣玉者,佩玉也。”
《文选·潘岳<西征赋>》:“飞翠緌,施鸣玉,以出入禁门者众矣。”
李善 注:“《礼记》曰:‘君子行则鸣佩玉。’”
宋 司马光 《致政王侍郎挽歌》之二:“清朝解鸣玉,旧里挂安车。”

⒊  比喻出仕在朝。

唐 杜甫 《牵牛织女》诗:“膳夫翊堂殿,鸣玉凄房櫳。”
仇兆鳌 注:“《嵇康传》:鸣玉殿省。”
宋 杨亿 《受诏修书述怀感事三十韵》:“抚己惭鸣玉,归田忆荷锄。”
明 何景明 《塘上行》:“房櫳凄鸣玉,紈素谁为收。”

⒋  古琴名。

宋 周密 《志雅堂杂抄·诸玩》:“高彦敬 二琴,其一, 大中 年 张鉞 斲,后无名。其一, 咸通 中 金儒 製,此琴絶佳,名鸣玉,后题‘金儒鸣玉’四字。云是白玉軫足,絶奇。”

⒌  指风铃。用碎玉片组成。风吹相击发声,即知有风。古称占风铎。

明 刘基 《蓦山溪·咏檐铎》词:“夜阑人静,鸣玉传声小。”

国语辞典

鸣玉[ míng yù ]

⒈  古时富贵人家常佩带宝玉为饰,一有动作,佩玉便相触发声,因此称为「鸣玉」。

《国语·楚语下》:「王孙圉聘于晋,定公飨之,赵简子鸣玉以相。」

⒉  击玉发出响声。

《文选·陆机·文赋》:「惧蒙尘于叩缶,顾取笑乎鸣玉。」

分字解释


※ "鸣玉"的意思解释、鸣玉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被激怒的叛军,返回身继续围攻三人,所谓哀兵必胜,转眼之间,就将陈继勋一枪刺伤,第三个军官的铁甲上,也连中三刀,铁叶被砍飞数十片,哗啦啦飞散,珠鸣玉应。

2、筱翠花、张君秋等、老旦龚云甫、卧云居士、李多奎、李金泉等;净角穆凤山、黄润甫、何桂山、裘桂仙、金少山、裘盛戎等;丑角刘赶三、杨鸣玉、王长林、萧长华等。

3、????????入夜后,方先觉派遣参谋长孙鸣玉、副官处长张广宽前往天马山方向寻找日军指挥官联系停战事宜。

4、鸣玉公子固然好,满腹珠玑儒雅英俊风度翩翩,可宋子敬清高得犹如天边的一朵云,从来不肯为谁停留下来。

5、陈小春那经多年声乐苦练所演唱出来的美妙动听歌曲,听起来确实有余音绕梁,似珠圆玉润、飞泉鸣玉的感觉。

6、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7、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衔獭?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张继

8、遂使朝会之位,万国来庭,驺子倡人,鸣玉曳履,与夫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臣窃耻之。

9、李兰君的唱功也委实了得,歌喉婉转,轻柔的嗓音,如飞泉鸣玉,切响浮声,淡淡地轻唱着江山白发渔礁的故事,声美,词美,人更美……

10、鸣玉公子固然好,满腹珠玑儒雅英俊风度翩翩,可宋子敬清高得犹如天边的一朵云,从来不肯为谁停留下来。

11、此前李三思在鸣玉院中想设计坑陷这董二少爷时,董二少爷曾经嗅出倚红的那位姐妹没来月信,他还自称自己的鼻子天下无双,惯会闻女人身上的味道儿。

12、则舒绅缓佩,鸣玉以步,绰有余裕。

13、不仅仅是鸣玉坊,整个扬州城数百个青楼楚馆,吃霸王餐也算是件稀罕事了。

14、古代君子必佩玉,也即要求君子时刻用玉的品性要求自己,规范人的道德,用鸣玉之声限制人的行为动作。

15、这日正是暮春天气,华灯初上,鸣玉坊各家院子中传出一片丝竹和欢笑之声,中间又夹着猜枚行令,唱曲闹酒,当真是笙歌处处,一片升平景象。

16、她声音长长划下,抑扬顿挫,如飞泉鸣玉,听了念念不忘。

17、惟大宋天禧五年七月卅日,鸣玉坊、冠声园、盛和坊、泰和坊四家书号联合,与某州某氏某名购得其所撰某书一部,计某卷某回。

18、鸣玉曳组解释:佩玉饰曳印组。指任高官。

19、外结徒犯陈玉田,代张鸣玉书写呈词,诬控孙用遂违例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