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病

词语解释
八病[ bā bìng ]
⒈ 谓作诗在声律上应当避忌的八种弊病。南齐永明中沈约等倡声病说,至唐始有八病的名目,宋人更加以发挥。八病为: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平头指五言诗第一字、第二字不得与第六字、第七字同声(同平、上、去、入)。一说,句首二字不得并是平声。上尾指第五字不得与第十字同声(连韵者可不论)。蜂腰指五言诗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言两头粗,中间细,有似蜂腰。鹤膝指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言两头细,中间粗,有似鹤膝(近人从宋蔡宽夫说,以为五字中首尾皆浊音而中一字清者为蜂腰,首尾皆清音而中一字浊者为鹤膝)。
⒉ 大韵指五言诗如以“新”为韵,上九字中不得更着“人”、“津”、“邻”、“身”、“陈”等字(即与韵相犯)。小韵指除韵以外而有迭相犯者(即九字之间互犯)。旁纽一名大纽,即五字句中有“月”字,不得更着“鱼”、“元”、“阮”、“愿”等与“月”字同声纽的字。正纽一名小纽,即以“壬”、“衽”、“任”、“入”为一纽,五言一句中已有“壬”字,不得更着“衽”、“任”、“入”字,致犯四声相纽之病,八病说原为研讨声韵和协变化,对律诗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其弊病在于刻意追求形式,雕琢繁琐,反而束缚了诗歌内容的表达。参阅宋梅尧臣《续金针诗格》、清纪昀《沈氏四声考》下。
引证解释
⒈ 谓作诗在声律上应当避忌的八种弊病。 南 齐 永明 中 沉约 等倡声病说,至 唐 始有八病的名目, 宋 人更加以发挥。八病为: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平头指五言诗第一字、第二字不得与第六字、第七字同声(同平、上、去、入)。一说,句首二字不得并是平声。上尾指第五字不得与第十字同声(连韵者可不论)。蜂腰指五言诗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言两头粗,中间细,有似蜂腰。鹤膝指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言两头细,中间粗,有似鹤膝(近人从 宋 蔡宽夫 说,以为五字中首尾皆浊音而中一字清者为蜂腰,首尾皆清音而中一字浊者为鹤膝)。大韵指五言诗如以“新”为韵,上九字中不得更著“人”、“津”、“邻”、“身”、“陈”等字(即与韵相犯)。小韵指除韵以外而有迭相犯者(即九字之间互犯)。旁纽一名大纽,即五字句中有“月”字,不得更著“鱼”、“元”、“阮”、“愿”等与“月”字同声纽的字。正纽一名小纽,即以“壬”、“衽”、“任”、“入”为一纽,五言一句中已有“壬”字,不得更著“衽”、“任”、“入”字,致犯四声相纽之病,八病说原为研讨声韵和协变化,对律诗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其弊病在于刻意追求形式,雕琢繁琐,反而束缚了诗歌内容的表达。参阅 宋 梅尧臣 《续金针诗格》、 清 纪昀 《沉氏四声考》下。
国语辞典
八病[ bā bìng ]
⒈ 诗文声律上的八种弊病,为南朝梁沈约等人提出。八病通常指五言诗在句子音律配合上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等八种缺失。
分字解释
※ "八病"的意思解释、八病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年来多健忘,惟不忘相思。三十三天,惟有离恨天最高;四百八病,惟有相思病最苦。今天“1.20”,要爱你,愿你知我心,我心长念你。
2、八病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关于诗歌声律的术语,是经常与“四声”并提的一种五言古诗格律规则之一。
3、妈妈经常八病九痛,使我和爸爸总是那么烦恼。望采纳!!!O(∩_∩)O~
相关词语
- bā chā八叉
- bā dá八达
- bā dǎo八倒
- dì bā第八
- bā miàn八面
- bā huì八会
- bā yào八要
- bā jùn八骏
- bā rěn bā zhì八忍八智
- bā wèi八位
- bā dào八到
- bā dāo八刀
- bā kǔ八苦
- bā dí八狄
- bā jiē八阶
- bā chén八陈
- wāi bā shù bā歪八竖八
- bā diāo八貂
- bā dà bā八大八
- qī qī bā bā七七八八
- bìng yǐ病已
- bìng shān病痁
- bìng fáng病房
- bìng yǎn病魇
- zhèng bìng政病
- bìng tòng病痛
- zhōng bìng中病
- bìng zhēng病征
- bìng yuán病源
- bìng yè病叶
- bìng shè病涉
- bìng shēn病身
- jí bìng疾病
- wò bìng卧病
- bìng tài病态
- bìng shòu病瘦
- bǎi bìng百病
- xìng bìng性病
- bìng rén病人
- bìng bìng wāi wāi病病歪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