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īngxiū

清修


拼音qīng xiū
注音ㄑ一ㄥ ㄒ一ㄡ

清修

词语解释

清修[ qīng xiū ]

⒈  亦作“清修”。谓操行洁美。佛教指在家修行。后用为对修行的统称。谓淡泊省修。谓清白显贵的门第。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清脩”。 谓操行洁美。

《隶释·汉酸枣令刘熊碑》:“清脩劝慕,德惠潜流。”
《后汉书·循吏传·王涣》:“故 洛阳 令 王涣,秉清修之节,蹈羔羊之义,尽心奉公。”
《三国志·魏志·王昶传》:“端一小心,清脩密静。”
宋 司马光 《钱宣靖谥议》:“令公仁惠足以布政,明智足以建功,清修足以服人。”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八:“三贤虽制行过中,而敦尚风节,砥礪清修。”

⒉  谓淡泊省修。

明 范濂 《云间据目抄·俞显卿》:“公抗疏论之,坐诬。掛冠家居,杜门清修,敦尚孝友。”

⒊  谓清白显贵的门第。

《北史·魏纪四·世宗宣武帝》:“清修出身:公,从八下;侯,正九上;伯,正九下;子,从九上;男,从九下。”
《北史·魏纪四·魏咸阳王禧传》:“时王国舍人应取八族及清脩之门, 禧 取 任城王 隶户为之,深为帝责。”

⒋  佛教指在家修行。

《五灯会元·黄龙新禅师法嗣·空室智通道人》:“空室道人 智通 者,龙图 范珣 女也,幼聪慧,长归丞相 苏颂 之孙 悌。未几厌世相,还家求祝髮,父难之,遂清修。”
后用为对修行的统称。 《天雨花》第五回:“昨夜虽有一远方之人,到菴投宿,因小尼等清脩之地,不便相留,就回他去了,并不曾住。”
《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四回:“但凡人家写缘簿的,自然都写在那清修的庙里去,谁肯写在这半清不浑的庙里呢?”

国语辞典

清修[ qīng xiū ]

⒈  淡泊修为。

《晋书·卷九十一·儒林传·徐邈传》:「邈陋巷书生,惟以节俭清修为畅耳。」
《三国志·卷二十七·魏书·王昶传》:「端一小心,清修密静。」

⒉  清白显贵的家世。

《北史·卷四·魏世宗宣武帝本纪》:「清修出身:公,从八下;侯,正九上。」

⒊  佛教指在家中修行。

《五灯会元·卷十八·空室智通道人》:「未几厌世相,还家求祝发,父难之,遂清修。」

分字解释


※ "清修"的意思解释、清修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她已是一尘不染的人了,何必以此閒事去打扰她的清修

2、前辈请恕罪,小子并非有意擅闯前辈洞府,打搅清修,而是被大蛇吞入腹中带入此地,情非得已!

3、前世百年时光,二十年懵懂无知,二十年发奋努力,近一甲子的清修专研,他确实没有经历过太多动人心魄的事情。

4、王尚书当然指的是王在晋,此人在清修明史中背描绘成了一个十足的窝囊废,完全就是用来衬托孙承宗和袁都督的光辉形象的绿叶。

5、小青妖娆莽撞,天真未凿,一心要来逗弄,姐姐有的,我都要有(包括情之哀苦),法海离尘绝俗,清修多年,道法高强,却未堪破情关,受困于自己的心魔。

6、飞笑天的落漠一闪而逝,马上又恢复了往日的狂浪神气,向沈君山道:从今日起,你便在此清修罢。

7、在中国现代史中,1919年天津觉悟社的成立,1935年施剑翘刺杀孙传芳等,都是著名的史实,而事件发生地“草厂庵”“清修院”等亦随之闻名遐迩。

8、女娃娃生得美丽,贫道更是喜欢!你二人在贫道这几日清修之地烤鱼吃,咱们大是有缘啊!

9、虽贵极人臣,却不改僧相,仍居僧寺清修

10、既然如此的话,我也不打扰道友清修了,只当我从未来过便是(造 句网)。

11、圣方济放弃了尘世的荣华,建立了方济会,倡导清修,向众生布道。

12、渺渺修仙路,千年清修,敌不过一朝红颜白发,斯逝繁华,弹指伤花!

13、清修《明史》包含相当丰富的欧洲内容。

14、衍清原来名叫王清,过去在江西地界就以公正不阿著称,后隐居庐山清修

15、近年闭洞清修,除偶然神还东海故居,考查各位弟子功课外;已由绚丽归于平淡,不再似前踵事增华了。

16、以往鳌风每当炼丹亦或需一个人清修之时,便会借舍身之名去到金顶寺,通过贿赂主持后再偷偷来到此山洞之内炼丹或清修

17、等字样,为这张古琴实为明琴清修提供了有力佐证。

18、清微洞天虽然是清修福地,但难保没有俗心未断之人。

19、楚玄天赞道:如此天成奇物,必然大有灵气,真人在此清修多年,想必又悟出了不少武学真谛。

20、我一直很喜欢清,明这两个字,我希望海晏河清,天下开明;我希望清修闲静,世事通明。